为进一步提升保护管理水平,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积极打造智慧保护区,甘家湖保护区精河分局实施了智能无人机监管系统及无人机基础管理系统建设。
11月26日,记者在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五道泉管护站和盐池桥管护站看到,管护员正在操作智能无人机设备开展巡护工作。这也是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精河分局的第二套无人机监管系统,有了“会飞的巡护员”,该管理站辖区44万余亩的林区智能化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新部署的无人机机场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生态网络感知系统云平台、无人机及机场。这三部分共同工作,实现了对保护区的全方位监控。通过无人机挂载高分辨率摄像装置,无人机能够拍摄到保护区地面更多的细节,并实时回传影像数据,管护站巡护人员可在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大数据平台接收并分析无人机传回的数据,以便及时发现火情、外来人员车辆、野生动物栖息地变化等,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使用无人机进行日常巡护,可以克服传统巡护方式的局限性,提高巡护效率和安全性,降低巡护人员的负担及潜在风险。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精河管理分局:“无人机巡护及管理系统以生态网络感知系统为核心,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网络感知系统云平台、无人机及机场、网络传输。该系统最大飞行半径1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23m/s,有效像素4800万,提高保护区防火巡查效率和预警能力。具备感知系统,发现火情后会发出预警,生态护林员在操作系统上可以直接看到,有异常情况就立即出动及时处理。”
据了解,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精河管理分局经营区总面积44.39万亩,辖区6个管护站,辖区分布着白梭梭、梭梭、胡杨、柽柳等,森林覆盖率67.41%。共有脊椎动物178种,其中兽类41种、鸟类111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2种、鱼类15种。智能无人机采集数据依托新疆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平台对自然保护区林草资源基本信息进行整合、分析、预警及应用,为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动植物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具科学性、精准性、时效性的决策依据。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精河管理分局:“它是智能起飞,智能降落,是全自动的,是无人操控的,我们制定了4条巡护路线,长度在4-7公里,每条路线巡护15-20分钟,4条路线1天巡护完成,自动飞行、返回、数据上传、充电,一天巡护的面积大概6-7万亩,它的飞行高度一般定在60米左右,航速每秒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