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疆电楷模|龚光军:电网安全的“神经外科医生” ——记第三届“疆电楷模”龚光军

作者: 谢佳圻、王晋魁、孙雪桐    来源: 国网新疆电力    日期: 2024-11-22

  龚光军,中共党员,41岁。作为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城北变电运检中心变电二次检修负责人,他先后荣获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金色胡杨”党员示范岗等荣誉。2024年10月,龚光军被国网新疆电力授予第三届“疆电楷模”称号。

  11月8日,220千伏三坪宫线改造工作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一定要以图纸为依据,进行接线调试。” 龚光军手持图纸,在整齐排列的电气设备之间来回穿梭,对同事反复叮嘱。

  

龚光军(右)和同事在变电站进行设备改造前期勘察(王晋魁 摄)

  继电保护的工作烦琐复杂,经常要维护成千上万根回路接线,如果把变电站设备比作人的器官,那么继电保护设备就如人庞杂的神经中枢系统,每一条接线和开关都细微而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而这也要求继电保护员既能是“保健医生”,也能当“急诊医生”。

  为了这项事业,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城北变电运检中心变电二次运检班工作负责人龚光军,12年坚守电网建设一线,凭借精湛的技术,带领团队分析判断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正确性,迅速找出故障发生点,保障电网可靠运行。

  “冲击太大了,和上学时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到点就下课完全不一样!”龚光军谈起自己第一次到现场时说。2012 年,初入职场的龚光军在 110 千伏变电站改造工程现场跟随师傅们学习。冬季的工作现场,环境异常艰苦,凛冽的寒风如刀子般刮过。紧张的作业中,师傅们厚重的衣服被汗水打湿,缆线上沾染的灰尘使他们看起来又黑又脏。“从白天到黑夜,没有人喊累,也没有人停下手中的工作,师傅们的精神影响着我。”龚光军说。

  2023年4月,在220千伏三宫变双母单分段改造工程现场,检修人员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双重考验。

  “现场工作本就枯燥,大家不能再没有头绪,我得冲在前面给大家个方向和信心。”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龚光军全天候驻守变电站,连续一个月,他带着班组成员、施工人员日夜奋战。尽管时间紧迫,但龚光军对工作的严谨程度并未受到影响。

  “这可能会导致新投运母差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在改造工作中,龚光军发现现场主接线图与厂家原理逻辑不一致。他随即组织设计人员、厂家研发人员对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逐一排查,通过数次对改造现场新、旧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及逻辑与原理进行分析对比,最终确定了与实际主接线图相符的整改方案,成功防止隐患发生,工程顺利完成,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设备零缺陷投运。

  12年时间里,龚光军先后负责完成220千伏钢东、110千伏五家渠等10座变电站保护“更新换代”综自改造,完善乌鲁木齐电网“九统一”继电保护功能。龚光军也已成长为技术骨干和技术带头人。

龚光军(左)和同事进行继电保护设备试验(王晋魁 摄)

  在工作中创新思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他来说,已经不是新鲜事。“继电保护是一个与时俱进,需要不断更新、不断思考的专业。”龚光军常说。

  近年来,变电站的保信和远动装置常遭非法访问,因缺少有效检测手段,导致不定期出现缺陷信号,给工作带来困难。龚光军脑海中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通过设置专门的模块来实现信号隔离呢?

  工作之余,龚光军翻阅了大量资料,还用了2个月时间自学编程。经过反复的研发、测试、修改,他制作出装置硬件模块,编写并筛选隔离程序,通过模拟测试,最终研究出了“变电站网络安全防护装置”,成功应用于变电站内,并减少了百余次非法访问,有效解决了继电保护专业困扰已久的症结。

  工作以来,他带领团队累计消除继电保护家族性缺陷43项,处理重大危急缺陷27项,完成创新课题研究14项,获省部级及行业创新成果奖项2项,发表论文10篇,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参与出版培训教材2部,为电网不断注入鲜活的“血液”。   

龚光军为青工培训授课(王晋魁 摄)

  知识只有传承下去,才会发挥更大的价值。作为继电保护带头人,龚光军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了一批既懂原理又精通实际操作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一句话概括,军哥既是严师也是慈兄,他要求我们对任何现场都要提前熟悉图纸,非常严格,现场有他在我们都安心。”徒弟马榕谷说。

  2023年3月,110千伏西郊变电站的自动化改造工程由龚光军和徒弟马榕谷共同负责。由于站内低压负荷仅能在夜间转出,增加了施工难度。

  龚光军和马榕谷多次讨论并完善施工方案,原计划采用两班倒工作制,但龚光军建议改为连续工作,方便工程高效开展。马榕谷也随即紧跟龚光军的脚步,坚持全程在岗。工程中,马榕谷发现前期设计回路有缺陷,可能会导致运行存在隐患。他谨遵师傅的教诲,凭借习得的经验、对图纸的掌握,师徒俩一起修改了设计回路,顺利完成此次改造。

  “现场工作有很多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得靠老师傅们总结的经验和方法来指导年轻人,避免他们走很多弯路。”龚光军带徒弟时要求他们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基础打不牢,搞不清基础原理,想进一步提高自己很难。”于龚光军而言,合格的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不能仅仅停留在现场干活,还要不断学习、钻研,探究继电保护的运行原理,进而能有所总结、创新、传承,为电网稳定运行贡献力量。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2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