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诈骗手段日益复杂多样,从传统的电信诈骗、网络购物诈骗到新型的虚拟货币诈骗、AI换脸诈骗等层出不穷。诈骗分子目标广泛,老年群体、学生、小微企业主等都是易受骗对象,且受骗金额往往巨大,给社会和民众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2024年11月15日,工商银行巴音东路支行利用班后时间开展宣传,主要针对银行员工在社会层面反诈宣传中起到了那些作用,如何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一、银行员工是知识传播者。银行员工通过在网点摆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视频,以及向客户面对面讲解等方式,向大众普及常见的诈骗手段、防范方法等知识,如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网络购物诈骗等类型的特点及应对方式,帮助客户增强识骗防骗意识。
二、银行员工是风险警示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时,银行员工会重点提示相关风险,如提醒客户不得出租、出借账户,说明其危害与惩罚;在客户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时,仔细确认转账意愿和用途,对可疑交易及时提醒和劝阻,避免客户遭受诈骗导致资金损失。
三、银行员工是案例讲解员。员工结合真实案例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剖析诈骗分子的狡猾手段和恶劣行径,让群众更深刻地认识到诈骗的危害性,如我行员工通过实际案例,向附近社区居民讲解网络刷单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手段及后果,提高群众的警惕性。
四、银行员工是技巧传授者银行员工还会向客户传授实用的防骗技巧,如接到可疑电话或短信时要保持冷静,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切勿轻信陌生人的承诺,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等,还会介绍银行提供的各种安全保护措施,如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等,鼓励客户积极使用,以保护账户安全。
五、银行员工是线上推广员。利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手机银行 app 等线上渠道,发布反诈知识文章、视频、图片等内容,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果,让更多人了解反诈知识,时刻保持警惕。
六、活动组织者。银行员工会积极组织各类反诈宣传活动,巴音东路支行走进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设置问答环节,发放宣传手册等,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
总之,银行在反诈工作中需多维度发力,在网点内,设置专门的反诈咨询台,大堂经理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讲解最新诈骗案例和防范要点。利用网点的电子设备,如显示屏不间断播放生动有趣的反诈动画或短视频,吸引客户关注。在业务办理流程中,柜员对涉及转账等高风险业务的客户进行一对一提醒。走出网点,银行员工要积极深入社区、学校和企业。针对社区老人,重点讲解保健品诈骗、以房养老诈骗等;对学生则强调网络兼职诈骗、游戏诈骗;面向企业员工,介绍对公账户诈骗相关内容。同时,利用线上渠道,如官方网站、手机银行APP推送个性化的反诈知识,根据用户年龄、交易习惯等定制内容,提高宣传的精准度,全方位守护客户的财产安全和金融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