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和园区是新疆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阵地、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新疆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园区建设,目前,已建成84家自治区级及以上工业园区,为新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是位于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的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眼下,企业正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中药材科技产业园,建成后不仅年产中药饮片5000吨,还打通了企业从药材种植、生产到配送的全产业链。
新疆药品工业协会会长、天山新医药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成说:“从药材的种植,乃至到药品的内包装到外包装,它产业链条非常长。今年预估可以达到160亿元,如果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讲,应该达到200亿元左右,我们目标是未来到2035年,为新疆打造1个千亿产值的生物医药的规模。”
作为新疆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积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仅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就涵盖了全疆70%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规模就达257.05亿元。形成了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流通等为一体,门类齐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就在一个月前,新疆首个医疗器械交易市场投入运行。目前,市场已入驻50多家龙头企业,在医疗设备专区、医疗耗材专区、大健康专区等6大专区引入2000多种医疗器械。
安邦(新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及配套仪器的高新技术企业,这段时间,企业完成了14个试剂和2个仪器产品的试制和委托检验、临床评价,预计春节后可将产品推向市场。
安邦(新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程涛说:“它应用方向包括我们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像心脑血管疾病,炎症的监测、激素的监测、肿瘤的检测等等,算是我们填补了目前国内这方面的一个空白。”
不断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同时,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还积极构建促进企业发展的机制体制,通过搭建政企沟通渠道,开展政企交流会、生物医药企业专场路演活动、专人跟办帮办项目等举措,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杨柠说:“争取在“十四五”末实现全区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数量突破10家,规上医药企业累计研发投入突破1.5亿元。”
壮大园区经济,促进园区发展,今年,新疆以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围绕管理制度改革创新试点、产业集群培育和提升、平台建设和要素保障四项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把开发区、园区真正打造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新疆不断优化开发区和园区发展布局、明确功能定位、突出特色优势,截至2023年底,全疆已建成1个产值超千亿元园区、22个产值超百亿元园区,创建自治区级及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1个。今年,新疆继续加快实施千百亿级园区培育计划,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