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洁,中共党员,37岁,作为国网新疆信通公司产品应用班的班长,先后荣获自治区“天山英才”、国网新疆电力“巾帼建功标兵”“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2024年10月,李雅洁被国网新疆电力授予第三届“疆电楷模”称号。
“这个需求涉及的数据范围比较广泛,我们怎样才能更加清晰明了地呈现经济活力的变化趋势?”8月25日,李雅洁和团队成员胡新苗讨论“电力看短期经济”可视化的优化方案。
截至当时,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能源大数据中心已完成14个地市、3大产业、133个细分行业的历史用电及短期用电情况分析工作,即将正式向自治区工信厅交付“电力看短期经济”数据分析场景。
谈及数据相关的业务,李雅洁的眼睛瞬间就会亮起来。她常说:“数据分析能发现很多的潜在问题,并提供解决方向,我们不能只看到数据,更要看到数字背后的力量!”
发自内心的热情与信念,支撑着她深耕新疆电力数据分析领域,把数据从枯燥的数字变成新疆电力发展的“宝藏”,也成为了新疆电力能源大数据中心的“灵魂人物”。
李雅洁正在开展能源大数据中心场景巡检(曹源 摄)
走进国网新疆电力能源大数据中心,扑面而来满满的“科技感”——高清大屏上,不同颜色和数据图标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电力风景”。
李雅洁指着屏幕上功能模块:“别看只是一些会动的图像,它背后千丝万缕的因果分析可一点儿也不容易。”从页面设计到分布呈现、从产品学习到数据接入、从产品板块上线到平台维护,每一个页面背后都蕴藏着无数个日夜的坚持。
“电力看双碳、电网数字化转型…… 仅仅一个场景界面,背后有数不清的数据逻辑贯穿,我们所呈现出来的,只不过是我们努力成果的冰山一角。”李雅洁介绍道。
从业12年,从初出茅庐的“新手小白”到团队的“灵魂人物”,李雅洁一步步用努力和执着,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有人问她是什么驱动着自己坚持在数据赛道上,她的答案简单而坚定:“我喜欢挑战,也乐在其中。”
在能源大数据中心项目启动之初,作为核心负责人,李雅洁迎接的是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一开始领导找到我,因为我是乐于挑战的人,但是现在想想,确实是挑战不小!”
回忆起项目初期的艰难,她深感责任重大。新疆能源资源分布广泛,气候条件复杂,数据的汇聚、处理和分析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想让数据触手可及,需要高效整合和创新的解决方案。那时的她面对8类共计9308万条数据的动态分析与展示需求,不得不迎难而上。
李雅洁正在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场景设计(曹源 摄)
了解业务需求,对数据进行抽丝剥茧,才能针对性地做出有用的产品。她带领团队积极攻坚,在大量繁复的数据处理中,反复试验,精益求精。为了做到细节精准,常常一个场景调整上百次。这样的日子并非一时,几乎贯穿了项目的整个建设阶段。
“那段时间,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转着,虽然辛苦,但没有人轻言放弃。”提起团队,李雅洁眼中满是自豪。2023年五一前夕,项目的进展到了关键期,节奏紧张,团队的每个成员都绷紧了弦,假期期间团队轮流值班,大家还笑称自己是“数据劳动团”。
她回忆道:“当时大厅还没装修好,我们就戴着安全帽蹲在施工现场监工、调试。”这些点滴如今回忆起来,她觉得既好笑又温暖。那些照片中,团队成员戴着安全帽、满脸灰尘,却掩不住眼里的热爱。
2023年五一期间,团队在能源大数据中心装修施工现场继续推进进度(胡新苗 摄)
到了2023年底,终于迎来第一次成果发布会。李雅洁看着大屏上海量数据精准的动态呈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那一刻,像是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心中的那份自豪和欣慰是任何辛苦都换不来的。”李雅洁也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和团队的工作并不仅仅是技术攻关,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成就。
“数据有无限的可能性,它与不同的领域结合,总能给你提供创新性的方向与线索。”她觉得数字化赋能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此——让数据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工具,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助燃剂”。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李雅洁一直在数据领域“追光”前行。她负责公司能源大数据实验室技术工作,主动开展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科技创新,研究能源数据汇聚、质量提升技术,研究隐私计算技术在政企合作数据分析、交互、共享中应用,打破数据“计算、分析孤岛”,为应急电力调度提供了智能化的支持。
每一项技术创新、每一次辛勤付出,都是时代进步的脚印。作为数字化转型路上的“追光人”,李雅洁还会继续突破,带领团队将数据资源拓展到更多领域,让数据为新疆的数字化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