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和布克赛尔县:全链条抓实村级后备力量培育

作者: 崔武山    来源: 和布克赛尔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4-11-18

  今年以来,和布克赛尔县探索实施村级组织后备力量补助培养计划,着力在人员筛选、培训教育、务实管理上下功夫,激活村级后备力量队伍源头活水。

  把牢“三个关口”确保人选质量。严格“推优”程序,注重“下深水”摸排人选,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08名,其他“两委”班子后备力量166名,实现村均储备5—6名。把牢人选标准关。结合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中期评估工作,7名县委常委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为组长,24名县级领导为成员的专项调研组,对7个乡镇54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调研,坚持“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明确村级组织后备力量选拔资格条件,从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以及大学毕业生等群众广泛吸纳优秀人才211人。把牢推荐程序关。采取个人自荐谁愿“备”、群众推荐谁可“备”、党员群众测评谁能“备”、县乡领导面谈谁优“备”的方式,择优确定后备力量人选,层层把关,注重公认。把牢组织审查关。参照村干部任职负面清单,聚焦政治立场、德才素质、一贯表现、遵纪守法等情况,组织纪检、政法、民政等13个部门开展县级联合审查,防止“带病备案”“带病培育”。

  实施“三项行动”提升能力素质。坚持实战实训,加强培养锻炼,帮助后备力量提升能力本领。实施联动培养行动。实行县乡两级联动培训,采取县级集中示范训、乡镇分批轮流训的方式,按照“集中培训+情景模拟+实践锻炼”模式,县乡两级开展各类培训16批次,实现274名村级后备力量培训全覆盖,提高政策执行、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等能力。实施结对帮带行动。建立县乡党政班子成员分片、乡镇干部包村、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N+1”结对培养联系制度,针对每名后备力量培养方向、个人特点,为每名后备力量安排1—3名负责人进行结对,实现500余名县、乡、村干部与274名后备力量结成对子,帮助解决实际困难50余件次,教育引导后备力量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实施跟岗锻炼行动。将村级后备力量全部纳入“三个中心”,探索设立“村级助理员”“乡村振兴协理员”等培育岗,通过压担子、交任务、抓落实的方式,不断提高其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非村干部身份后备力量列席参加村“两委”班子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各类会议,引导他们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农村公益服务等日常工作。

  建立“三个机制”务求管理有效。建立日常管理、动态调整、补助培养“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动态掌握村级后备力量政治表现、工作实绩、群众评价等情况。建立分级管理机制。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乡一库”的标准,县委组织部建立信息库,乡镇建立花名册,村级组织建立后备力量纪实管理库,如实记录村级后备力量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培养使用等过程中的现实表现,为村级后备力量调整使用提供可靠依据。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每半年对后备力量队伍结构、培养情况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动态更新、缺一补一等方式,调整优化村级后备力量58名,保证村级后备力量素质可靠、整体稳定、人员充足。建立补助培养机制。坚持严管厚爱,实施村级组织后备力量补助培养计划,将74名表现优秀的非村“两委”班子的农牧民身份后备力量纳入补助范围,年累计参与村级工作90个工作日,且乡镇党委综合评价为合格以上等次的,由村集体经济收益按照不低于60元/天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按季度对后备力量参与工作情况和补助领取情况进行公示。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2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