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米东区持续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建立社区“合伙人”共驻共建新模式,有效实现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公共资源等各类要素向基层汇聚,形成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城市社会治理新格局,让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加倍。
“国企+社区” 为美好生活“加油”
家里常用的烧水壶、电饭煲等小家电突然罢工,你会如何处理?在地磅街道大洪沟社区,面对居民这方面的困扰,有这么一支“维修队”,他们由社区“合伙人”国家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公司洗选中心的党员志愿者组成,按照居民的需求,不定期的免费上门为居民“小修小补”。
在居民王秀梅家中,党员志愿者于明明正在维修烧水壶,发现部分线路老化,就更换了新的线路,一番操作后,烧水壶重新工作了。“这么快就修好了!”王秀梅连声道谢。
“维修家电对于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居民来说是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困扰。我们听到居民的感谢,心里也很有成就感。”于明明说。
同时,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准备中心与社区签订了新一年的《共驻共建协议书》,再次拓展了社区“合伙人”的朋友圈。
该企业中心党政办主任李鹏说:“我们认领社区志愿者服务、爱心驿站、技能培训这三项服务内容,不断发挥国有企业的社会担当的责任,尽自己的能力配合社区解决居民的问题。”
截止目前,大洪沟社区已联合新疆煤炭技师学校等7家单位加入了“合伙人”队伍,定期开展家电维修、帮扶关爱,植绿护绿等志愿服务活动。
“后期,我们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与企业深入对接,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认领服务项目,通过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点对点”上门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实现了服务精准投送,增强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大洪沟社区党总支书记盛慧说。
“商户+社区”为美好生活“拓空间”
清晨在阅览室阅读一本好书,午后在书店拓印秋日的最后一抹金黄,傍晚在乒乓球案前挥汗如雨……这是卡子湾街道育林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
育林社区规划了将近1000平米的综合活动室,供居民休闲娱乐,长期活跃着读书社、舞蹈队、合唱队等20多支队伍。
同时还将辖区三合书院吸纳入“合伙人”的队伍,成为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好伙伴,利用节假日开展读书、非遗手工等活动。
三合书院负责人刘建丽说:“为大家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场地,希望在辖区营造一个好读书、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前期,育林社区探索以“空间换资源”方式,认真梳理社区闲置资产、空闲场所等,向辖区物业、商户(个人)发出“合伙邀请”。去年以来,引导20余家驻社区的商户、个人等,以“合伙”形式参与社区治理,依据居民需求,拿出各自的专业服务和优质产品,以公益或低偿的方式为居民提供精准化和专业化的服务,让居民享受到文化教育、技能培训、扶老助老等服务,三方实现合作共赢。
“我们不断拓展文娱空间,吸纳‘社区合伙人’参与社区治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得实惠。”育林社区党委书记贾琳说,目前我们在米东区委组织部、卡子湾街道帮助下,以党建为引领打造“社区合伙人”的社区治理品牌,吸引更多学校、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一起打造为民服务“合伙人”资源库,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服务。
“物业+社区”为美好生活“加速度”
从居民生活的内部到外部,物业服务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米东南路街道常乐社区,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物业公司负责人、业委会代表、商户互助会领导小组组成的“四位一体会”每周二按时召开。
“下水道需要维修”“羽毛球网损坏了”“充电桩不够用”“绿化景观可以再提升一下”……一件一件民生事项在会议上逐步被认领解决。
常乐社区党总支书记马兰介绍,今年以来,社区召开“四位一体”、共驻共建、“马扎书记”等各类议事协调会36场次,现场议事会30余次,协商解决了电梯故障、瓷砖破损、廊檐维修、护栏维修、充电桩安装、绿化整治、小游园建设等居民关切的大事小情,同时建立“口袋集市”,划分摊位48个,联合商户互助会、业主委员会开展摊位规范化治理,带动残疾人、困难人群62人就业。
说起周围环境的变化,在社区经营拌面馆的马有平说:“路更平整、充电桩多了、树多了、草绿了、小游园也越来越美,生意肯定是越来越好!”
通过共商共建促“合伙人”朋友圈壮大,去年创立的社会组织“商户互助会”已经有120余商户参与,为基层治理增活力,开展义诊、义剪、义卖、就业培训、关爱儿童、帮扶慰问等惠民活动100余场次,惠及群众1000余人。为全方位、全龄段服务好各族群众,通过授牌、通报表扬等方式予以了精神嘉奖。
“我们将继续完善社区‘合伙人’制度,挖掘更多社会资源为居民提供长效志愿服务。”马兰说。
目前,米东区已有282个“合伙人”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热心群众300余名孵化“草根合伙人”,解决民生实际问题360件,实现居民“微心愿”252件。
米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侯建新说,下一步,米东区将持续以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突破口,探索“红色合伙人”“选育用评”全链条管理,增强“红色合伙人”持续服务的机制保障,加大优秀党建工作机制的推广度和执行力,构建多元化社区治理新模式,形成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良性循环“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