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西北边陲,绵延天山脚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伴随新疆农业农村发展,走过了近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三十年来,新疆分行坚守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秉承“支农为国、立行为民”崇高使命,心怀建设祖国西北美丽边疆的满腔热忱,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累放各类贷款17714.21亿元,2024年9月末贷款余额2990.57亿元,是1995年底建行初期的13.8倍,用支农履职的实干担当,在新疆这片热土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党旗飘扬铸忠诚
新疆分行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让党旗在天山南北高高飘扬。
深耕思想沃土。认真落实“第一议题”、中心组等制度,通过领导干部讲授党课、专家学者讲座解读、先进模范经验交流、驻村干部下沉服务、集思广益破题献计等形式,营造人人皆讲、处处可学的浓厚氛围。创新推出统一主题党日活动,全辖127个党支部围绕同一主题交流互鉴,碰撞出思想火花。用好“小白杨哨所”等红色资源,开展现场教学,从理论中找路径、从实践中找方法。
夯实基层堡垒。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创建工作,全辖党支部在“五星党支部”创建中全部达标。推行党建联建共建机制,促进银企、银政、银银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建立高质量发展结对合作帮扶机制,支农质效差支行中14个实现贷款增长、2个全部扭亏。打造“党建领航·铸魂天山”品牌,设立天山30人论坛、“天山系列”宣传专栏,形成“马兰花开党旗红”等优秀党建案例,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坚持铁腕正风。健全责任体系,细化目标、分解指标,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政治责任。持续开展信贷、财会、选人用人、粮食购销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及廉洁风险排查,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编发典型案例,释放严的信号。制定政治监督“一手册、两台账”和纪检干部“行为规范十严禁”“网络行为十不准”,推动常规巡察全覆盖,确保全程监督、精准监督。
锻造英才队伍。健全完善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统筹推进的全链条机制,坚持老中青梯次配备,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实施“十八英才下南疆”,推进干部到基层任职、机关与基层交流、干部轮岗“三个常态化”,联通南北、畅通内外,在挂职交流中强化专业素养。建设“学习型”队伍,广泛搭建平台,推出员工学习积分管理机制,探索银政、银校合作办学途径,锤炼过硬本领。
伊犁昭苏县小麦机械化收割
金融活水润天山
新疆分行持续强化政策性金融服务,让支农足迹遍布天山南北、延伸到田间地头,全力当好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发展“排头兵”。
坚决保障粮棉安全。始终坚守服务粮食安全主责主业,建行以来累放粮油贷款2694亿元,中央、省、市、县四级储备支持率100%、兵团储备支持率100%,支持粮食收购12233.32万吨,全力守护“大国粮仓”和“大国储备”。坚持保份额、保地位、保作用不动摇,保障新疆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累放棉花收购贷款8289.04亿元,支持收购棉花5606.12万吨,确保棉农“棉出手,钱到手”;累放棉花全产业链贷款8730.06亿元,支持范围涵盖良种、种植、收购、加工、纺织等环节。
阿克苏沙雅县棉花机械化收割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用好用足总行特殊优惠政策,强化联农带农帮扶力度,2020年至2022年,连续3年外部评价站稳“第一梯队”。2021年以来,累放巩固衔接贷款2805.53亿元,带动服务脱贫人口246.13万人次;向32个原国定贫困县投放贷款974.17亿元,实现23个有机构的脱贫县贷款投放全覆盖。累计投放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201.29亿元,覆盖自治区800人以上大中型集中安置区35个,覆盖率达到76.09%。累计购买帮销832个脱贫国定县农副产品2836.76万元,投入和引进无偿帮扶资金218.35万元。
创新服务现代农业。着力提升农业产业质效和现代化水平,2016年以来,累放农业产业类贷款1948亿元。其中,全面落实“两藏”战略,聚焦土地碎片化助推提质增效,累放农地贷款785.31亿元,支持土地改造面积超千万亩;聚焦种业“卡脖子”助推科技兴农,累放农业科技贷款98.62亿元;聚焦农产品运输难助推流通体系构建,累放农业生产资料、重要农产品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1064.07亿元。聚焦服务小微企业稳健发展,2024年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12亿元。
巴州博湖县开展番茄收购
倾心支持乡村建设。聚焦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持续提升补短板、惠民生水平,2009年以来,累放基础设施类贷款3271.78亿元,2022年8月,率先投放农发行系统内首批“保交楼”专项借款。2009年以来,全力推动以县城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累放贷款958.48亿元,推动县域聚人气、聚活力。助力水利事业发展,累放贷款406.72亿元,支持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民生工程。畅通农村路网“毛细血管”,累放贷款240.64亿元,坚决支持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
全力推进区域发展。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持续发力,2024年9月末,“一带一路”贷款余额365.82亿元,助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树牢金融戍边、服务兵团责任担当,“十四五”以来累放兵团各类贷款1217.45亿元,大力支持兵团深化改革和南疆师市高质量发展。聚焦农产品进出口、农业机械装备进出口等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业务,2018年以来,累计完成国际业务结算量10.15亿美元。
积极打造绿色生态。按照“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原则,聚焦新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等重点工作,聚焦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绿色服务六大绿色产业,不断把绿色发展引入“三农”实践,2020年以来,累放绿色贷款200.31亿元,2024年9月末贷款余额706.33亿元,累计支持绿色项目319个,切实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绿色发展,扮靓美丽新疆。
昌吉州头屯河沿岸环境整治工程项目
稳健经营强根基
新疆分行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推进内部改革,不断加强经营管理,通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构筑政策性金融安全屏障,助力维护天山南北和谐稳定好局面。
改革创新拓路。积极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持续优化组织架构、产品服务、制度流程、专业人才、科技赋能等要素供给。推广应用“棉纱仓单融资”“土地经营权抵押+政府增信”等一批信贷服务模式,支农服务更加多元。建立贷款纵横联动机制、联合会商机制、审批通报机制,打破条线、机构藩篱,形成全行联合一体办贷管贷,有效解决“贷”梗阻问题。“速汇通”“银企直联”“聚合收单”等业务相继推出,线上服务功能深化拓展。
合规建设筑基。创新建立“1+4+4”监管处罚问题整改体系,深化“不贰过”机制建设和屡查屡犯问题治理,完善“三合一”专员选用退出、异地轮岗机制,内控制度更加健全。全方位推动“合规+”深度融合,组织“一把手”带头谈风险讲案防,建立合规正面典型案例样板库,合规经营意识有效提升。推行任务清单化、工作图表化、操作手册化、系统控制化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基础管理更加牢固。
风险管理控险。坚定维护金融工作稳定,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风险防控“三大机制”,区分行党委每周听取汇报、完善措施,行领导逐户包联、压实责任,处室牵头、分支行落实、做到“一户一专班、一企一方案”。明确还本付息“2111”原则,完善5类监测台账,严格落实报告制度和报告机制,形成全面风险管理合力。
安全稳定护航。主动对标“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要求,高标准抓好经常性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培训演练,全面排查隐患,夯实安全发展基础。坚定坚决巩固民族团结根基,用心用情用力开展驻村帮扶、“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在全疆安排34个驻村工作队,选派98名员工参加驻村,和“亲戚”越走越近、越贴越紧。
漫漫古丝路,纵览千年沧桑;回响新驼铃,不变热土新疆。新时代新征程,新疆分行将坚定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成效,续写铸魂天山、支农兴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