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文艺动态】“文明互鉴·一带一路”第二届图形印创新实验作品展(克拉玛依)学术交流研讨会圆满举办

作者:    来源: 克拉玛依融媒    日期: 2024-11-11

  “文明互鉴·一带一路”第二届图形印创新实验作品展在克拉玛依展出一周来,在全市获得极大好评,观众络绎不绝,形成了印学油城热这一文化现象,为进一步推动篆刻艺术扎根克拉玛依,11月9日,由克拉玛依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共同发起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文化步行街茶楼书画创作室顺利召开。

  研讨会宣读了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先生关于“一带一路·图形印”展览在克拉玛依活动巡展情况通报的回复。他对新疆文联、新疆书协将西泠印社策划的“独一无二、特色鲜明、无可替代”的展览引入克拉玛依表示高度赞赏,对克拉玛依市文联高度重视和策展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克拉玛依市应借此机会,组建稳定的篆刻创作群体,积极投身于图形印创作的全国大活动,结合克拉玛依和新疆当地人文旅游资源,寻找惟克拉玛依特色专属的创新点,为全国篆刻艺术尤其是图形印创作树立典范,引领边疆地区和地市级基层篆刻艺术发展。

  在交流研讨环节,10余位本土艺术家、创作骨干、“文艺两新”及教师代表等围绕“观展学习后受到的启发”“在克拉玛依该如何传承好、挖掘好、保护好、发展好历经沧桑的中华文明瑰宝篆刻印学”以及“篆刻印学如何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才能走出克拉玛依独有的路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交流和热烈的探讨。

  国家一级美术师、克拉玛依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研充做书面交流:此次展览充分发展了“古金石学”和晚清至近现代以来“印外求印”的当代观念,展示了“印外求印”的发展潜力与艺术魅力的国际化拓展,赋予了篆刻艺术更宽更深的内涵,丰富了篆刻学科建设;实现了当代篆刻的文化承担,在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作的当下,这次巡展对克拉玛依乃至新疆尤具非凡意义。

  “透过这些作品,我看到了艺术家们对传统的尊重与坚守,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在不断创新中的勇气与智慧。今后,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学习这门古老的艺术,期待看到更多青年艺术家加入到篆刻艺术的创新行列,共同推动这项传统艺术在克拉玛依发扬光大。”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朱建林发言时表示。

  市实验小学教师、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张科选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书法篆刻创作经历,提出了有计划开展本土篆刻培训,培养篆刻艺术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审美能力,加强技法学习,围绕石油精神、石油文化等开展主题篆刻创作;落实资金保障,用于开展创作交流、展览展示等三点建议。

  “市民协和书协、美协可以加强合作,由民协组织采用本土紫砂泥制作一批印钮,先素烧后,再请书协、美协会员进行文字或图形的篆刻创作,然后施本土釉料烧制完成篆刻作品,建议市文联在明年举办克拉玛依紫砂篆刻文字图形作品展。这既是对此次印展的传承和弘扬,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克拉玛依的紫砂文化,进而推动本土文化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赵科鞅发言表示。

  市文联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学术交流研讨会,为今后各文艺家协会开展学术交流研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不仅是对此次印展的一次回顾与致敬,更是对我市文化创新与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市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要继续充分发挥好组织优势与专业优势,聚焦“做人的工作”和“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要尊重文艺规律,科学处理好文艺“高原”与“高峰”的关系;要紧密关注文艺平台和科学选择赛道,紧盯重大赛事、重要平台、重要奖项,团结引领广大文化文艺多出精品力作;要以“文艺能量”鼓舞人心、凝心铸魂,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推动“文化赋能”克拉玛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次学术研讨会历时两个小时。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克拉玛依区文联领导出席研讨会;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班子成员、创作骨干,以及我市部分中小学的美术、书法、陶艺老师、“文艺两新”代表及我市书法篆刻爱好者共计50余人参加了研讨交流。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1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