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的工作事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一直以来,高新区(新市区)各社区不断深入了解居民需求,积极整合资源,从而完善社区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根据居民需求,组织志愿者在社区活动室开设民生服务大集,把服务通过大集摆摊的形式送到居民身边,这让高新区(新市区)喀什东路街道乌东站社区的居民们爱上“赶大集”。
在高新区(新市区)喀什东路街道乌东站社区的民生服务大集中,志愿者正为居民理发。
10月29日,乌东站社区活动室和前几天一样热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们为居民义诊,理发志愿者招呼居民入座免费理发,另一边有居民在跟着培训讲师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居民们都在社区的民生服务大集上,寻找自己需要的服务。
家住瑞祥花苑的宝妈王可欣,在电子商务培训课上记录笔记。她说,电子商务培训课程每周一到周六都有,从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到实际操作技巧,每一个环节都让她收获满满。
“这个培训真的太棒了,给我们这些想要了解电商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王可欣说,她以前对电商只有模糊的概念,社区邀请老师上门讲解,通过一周多的学习她已经有了一些思路,培训结束她想尝试开个网店,并且通过直播销售产品,来提高自己的收入。
培训讲师姜艳秋说,目前固定参加电子商务培训的学员有40多人,培训也会根据居民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安排,让居民能学到实实在在的电商知识。
74岁的老人李显杰每天都会来社区活动室转转。
“看我上个礼拜六理的头发,好不好?”李显杰一边给其他居民展示自己在大集上的收获一边说,社区把医生、理发师、老师都请到社区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实打实地享受便利服务。
乌东站社区党委书记杨勇杰说,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一直在搜集居民需求,并积极整合志愿者和相关单位资源,通过民生服务大集的形式,将各类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科普讲座等集中在大集上,通过微信群提前告知居民次日大集的内容,让有需求的居民能在家门口享受各类服务,同时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弘扬邻里互助、和睦友爱的传统美德。
目前,乌东站社区还在对接裁缝织补、皮具维护、小家电维修等居民需要的小修小补服务,让居民生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