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用忠诚担当擦亮警徽

作者: 朱云娥 实习记者 郭君丽    来源: 北疆时报    日期: 2024-11-06

用忠诚担当擦亮警徽

——记兵团优秀共产党员、九师白杨市公安局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张雷

  一直以来,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通过解读犯罪信息“密码”让现场“说话”,为案件真相“开锁”,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却很少走进公众视野,他们就是公安刑侦技术民警,而张雷就是其中的一员,今年9月,他获得兵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10月12日,在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张雷正在电脑前仔细比对分析手印、足迹等现场痕迹,这是他和同事们的工作日常。从事刑侦工作16年,张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侦查破案能力不断提升,通过指纹比对,他成功破获命案积案4起,破获盗抢案件100余起。

  张雷说:“作为刑侦技术人员,我们要按照公安部提出的‘四必’和“六快”要求,认真勘查现场,用心提取、比对分析痕迹物证,为案件侦破打开‘门户’,通过更快的打击犯罪和更多的追赃挽损让辖区群众安全安心。”

  为了让现场“说话”,张雷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手印学》《足迹学》《特殊痕迹检验学》《刑事侦查学》等专业书籍常放案头。他经常借助工作和生活经验,将书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现场勘验实践。因为每个案件的现场情况复杂不一,所以,现场勘验的好坏,不但依赖刑侦技术民警的理论知识储备,还依赖于个人的工作经验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张雷说:“一旦关键痕迹物证提取失败,案件可能就难以侦破。现在科技飞速发展,刑事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我们要时刻关注勘验设备的更新迭代,不断补充最新的科技前沿知识,才能确保精准‘解密’案情。我们这个工作,就是要在学中干、干中学,精益求精,实践多了,经验就丰富了。”

  张雷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自学,正是这种钉钉子精神促使他不断进步。无数个深夜里,他在办公室比对信息、思考案情、研读专业书籍、学习法律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有了回报。2021年,张雷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A证;2022年,张雷又考取了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雷始终坚守初心,以职工群众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尽心尽力地发挥自身的光和热。走访群众时,他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法律解决问题途径;谈心谈话时,他主动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开导,帮群众打开心结。在党和群众面前,张雷彰显着忠诚、热情、友善的良好品质;在面对违法犯罪时,他又成为正义、威严、认真、细致的化身。

  2022年4月,一六一团拌和站多个电机被盗,损失价值15万余元。不仅被盗时间无法确定,现场还历经了积雪覆盖和消融,大家都对获取痕迹物证不抱希望。张雷却抽丝剥茧,仅凭一枚带有咬痕的特殊烟蒂,通过DNA比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在审判时以这枚烟蒂揭穿了犯罪嫌疑人的谎言,作为破案的关键突破口,成功打掉了一个跨省实施盗窃的犯罪团伙,一举抓获骨干成员7人,为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

  因为侦破大案要案,张雷荣立三等功5次,受嘉奖十余次。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在兵团公安刑事技术技能大赛中荣获指纹比对项目一等奖。

  在采访中,张雷对记者说:“指纹比对远没有相像的那么简单,每个指纹比对时,系统反馈的结果是数量惊人的,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紧盯每一张图片仔细地看,信息一条条地比对。有时候辛苦一整晚却一无所获,但是突然间比中一个,就会特别开心,这意味着又破了个案子,此刻的快乐难以替代。那时,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会油然而生,如果因为自己没有看仔细而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使群众的损失得不到挽回,我心里会非常不安。”

  10月19日,张雷和同事们参加2024年兵团公安刑事技术技能大赛载誉而归,他们团队在13个师市参赛队伍中排名第五,获得团体三等奖,而张雷也在痕迹物证比对项目个人赛中荣获第一名。

  面对荣誉,张雷不骄不傲,他说:“我们团体已经连续三年获得了三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既展现了九师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民警的深厚实力,也激励着大家继续奋进。很快,我将作为兵团公安代表队的一员参加全国刑事技术技能大赛,希望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1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