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星耀高新 智创未来”2024人才科技融合发展大会顺利召开。会上,分别进行了京新协同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揭牌、丝路国际人才学院揭牌及培训机构签约、乌鲁木齐国际人才港与高校合作签约、首批国际人才体验官聘任仪式。
“星耀高新 智创未来”2024人才科技融合发展大会上,京新协同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揭牌。
涵养人才生态,激荡人才“活水”。高新区(新市区)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跨区域、跨领域人才合作,不断拓宽人才交流合作广度和深度,与北京中关村人才协会、新疆国课商学院、新疆成言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新疆和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14家机构达成合作,共同建设京新协同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丝路国际人才学院。
作为与国际接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丝路国际人才学院将为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丝路国际人才学院负责人、新疆高新人才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林林说,学院将引入更加丰富、专业的教育资源,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深度合作,构建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就业输送、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全方位合作平台,为学员们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乌鲁木齐国际人才港于今年五月揭牌成立,通过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渠道,为外国人才、海归人才来乌创新创业、培养培育、交流交融、工作生活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服务。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国际人才港服务平台逐步完善国际人才服务体系,建立领办代办机制,配合建成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实现外国人才工作生活政务全流程服务。
当天,乌鲁木齐国际人才港与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就共建留学生教学实践基地、联合开展国际人才培育项目、构建国际人才智库方面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合作协议。
“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对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欧光安说,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拥有英语、俄语、阿拉伯语、波斯语、西班牙语等多个语种的专业,校企合作后,这些专业人才将有机会来到国际人才港实习,通过人才的流动,推动国际人才讲好新疆故事、兵团故事。
服务好不好,人才说了算。为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乌鲁木齐国际人才港分别聘请了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的6名专家和留学生作为人才服务体验官,亲身体验各类人才服务并给出意见和建议。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新疆师范大学留学生扎伊贝克·乌鲁·埃尔梅克拜说:“这次受聘为人才服务体验官,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担任人才体验官后将深入走进高新区(新市区),全方位、全流程解锁高新区(新市区)人才服务新体验。”
下一步,乌鲁木齐国际人才港将厚植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优势,加强与涉外企业、外籍人才的沟通联系,紧紧抓住企业、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从“为人才服务好”切入,不断提升人才服务的温度、精度与广度,为各类人才在乌鲁木齐创新、创业、生活提供最强事业支持、最暖用心服务、最佳融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