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设立了‘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和‘有效储层精准预测’两个党员示范项目,实现了顺北6号断裂带规模增储和8号断裂带效益动用。”10月22日,西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顺北油气研究所党支部书记何新明说道。
抓实学习作风 促进效果提升
“每周四都是无会日,我们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科研人员减负,营造专心搞科研的氛围。”10月17日,何新明在研究所空荡荡的会议室中说道。
科研人员每周参与非学术事务类活动不超过半天,切实为科研人员减负,这是该党支部细化工作制定的管理办法。针对科研工作数据来源繁琐等问题,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科研工作效率,使用共享文档等工具33款,初步实现了科研人员文献摘要、信息检索与分析、科研写作智能化。
作为集团公司“基层党支部示范点”,该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4+X”主题党日,利用学习强国、微信交流群等载体强化个人自学,打造适合科研人员的“指尖加油站”,通过“线上送学”“定期督学”“电话反馈”等方式督促流动党员开展学习,实现全覆盖。
抓实纪律作风 促进任务落实
“我们通过南北疆连线,学习了身边的案例,大家一起研讨学习体会,促进工作纪律执行到位。”10月18日,一场跨越千里的纪律微课堂在新疆沙雅县采油四厂开展,这是该党支部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举措之一。
“我们开展线上‘每周学案’微课堂,促进驻厂团队将纪律规矩入脑入心。虽然我们远离研究院,但是遵守采油厂的规章制度,确保了生产一线科研工作顺利开展。”该党支部委员卢志强说。
7月以来,该党支部实施“一厂一室”一体化运行机制,党员干部主动带头,带领科研团队进驻采油厂生产一线,通过“常态化值班、有序交接班”机制,打造了“前厂后院”科研新格局,有效整合了科研力量,打破了采油厂和研究院职能界面,实现滚动评价、产能建设、提高采收率等开发工作一体化开展,形成了增储上产合力。截至目前,该党支部派遣4批30余人次在生产一线工作,构建地质模型23个单元,制作数值模型12个单元,部署开发井位9口,新建产能天然气2.6亿方、原油8.5万吨,确保了顺北油气田油气稳产,今年累计生产油气当量252.58万吨,超额完成阶段目标任务。
抓实科研作风 促进创新创效
9月26日,顺中412井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实现了顺北4-1号断裂带南段油气突破,这条断裂带完成油气整体控制,进一步夯实了顺北油气田中东部油气增储上产阵地。这是该党支部以学促干取得的成果之一。
该党支部坚持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查摆出科研课题与现场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研究论证过程不够精细等12项问题,明确了责任人和整改措施。
针对“复杂地质工程情况下的降风险、控成本”的需求,党员带领团队持续提升油藏描述精度,形成构造模型、储层模型、应力模型、油藏模型的“四模型”井位设计思路,提升了井位设计质量和效果。
“探井钻探遇到困难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基础研究,提出了‘小断裂、大油藏’的地质认识,通过建立模型,重新规划了钻井轨迹,实现了油气突破。”党员王来源说。
该党支部坚持把勘探开发上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科研骨干每年度至少提交一个研究课题申报,推动科研和生产的深度融合,成果年度转化率达到80%以上。党员干部带队走进现场、走进机房、走进岩心库、走进实验室,坚持“四个走进”,在推进科研项目攻关过程中践行“严细实”标准。截至目前,今年论证部署勘探井位7口,论证部署三维地震850平方公里,在顺北4-1号、6号、6-1号断裂带取得1个商业发现,顺北中部穹隆构造等3个新领域取得3个好苗头,为顺北油气田高质量发展夯实了资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