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巧用“四色”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者:    来源: 吉木萨尔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4-11-01

  村美民富产业兴,美丽乡村入画来。近年来,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底色”“特色”“成色”“亮色”四色融合扮靓乡村,奋力描绘乡村美、群众富、产业兴、民风淳,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擦亮生态“底色” 答好“绿色卷”

  泉子街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房前屋后、乡村主干道周边区域环境整治为重点,通过召开动员部署会,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的管理机制,制作张贴卫生责任区标示牌,把责任分解到“最后一米”。以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 ”的工作模式,开展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红黑榜、积分兑换等活动,人居环境实现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从“外在美”到“内在美”的美丽嬗变。自今年以来,参与人员达2400余人次,出动车辆机械75台次,清理残垣断壁5处,拆除私搭乱建15处,清运垃圾486.1m³,清理林带28公里,清理渠道22公里。同时集中对道路林、退化林修复累计1万余株。开展道路硬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惠民工程,稳步推进美丽乡村提档升级。

  托举产业“特色”,答出“民生卷”

  泉子街镇以“党建+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干部“头雁”效应,将致富能手和种植大户纳入到队伍中,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逐步构建以大蒜、马铃薯、中药材、黑加仑、草莓为主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通过建造中草药烘干厂、红花榨油厂等系列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转化升级,形成“党建链”串起“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开拓村级增收、群众致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积极培育农畜产品加工、特色手工作坊、精品民宿、民族餐饮和民俗演艺等产业,通过刺绣展示、手工擀毡、美食制作,成立文化旅游合作社,依托各类优质农产品,做好“旅游伴手礼”,积极培育旅游商品,发动各族群众制作手工艺品,同时通过“乡贤工作室”,进一步发掘海棠果干、果酱、黑小麦等农特产品,并结合“后备箱经济”和“路边经济”丰富种类,精细化包装,让游客将产品带多回家,让农牧民腰包更鼓起来。

  擦亮精神“底色”,做好“必答卷”

  泉子街镇通过“车师古道”、耿恭保卫金满城等历史资源和故事,打通历史发展契机,深挖“戍边文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文化润疆为主线,主动对接新疆大学、昌吉州北庭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历史研究专家,进行挖掘保护,助推“小西沟遗址”研究成果的形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发展新时代“北庭枫桥”服务品牌,不断创新和完善“微网格”治理体系,抓好文明风尚模范选树,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活动。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乡村民俗文化、文艺汇演,通过歌曲、戏曲、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主旋律。组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5支,编排快板、三句半、小品等移风易俗主题文艺节目,通过寓教于乐、化教于心的方式宣传婚俗新风,推动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今年以来,全镇开展理论宣讲活动50余次,参与人数2000余人次;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45次,参与人数1800余人次,开展文体活动21次,参与人数共计5000余人次。

  厚植为民“本色”答好“服务卷”

  泉子街镇、村两级志愿者们、“网格帮带员”争做服务群众的“业务员”,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确保辖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扶残助残服务能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镇农村低保102户177人,持续关注困难群众生活,国庆期间为47户困难群众每户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1000元,为121户困难群众发放冬碳费8.6万于元,实物慰问困难群众22户,涉及金额4400于元,为城乡325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每月17800元,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19人发放特困供养费每月15200元,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泉子街镇将持续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扬民政之帆,护民生之船,踔厉奋发、锐意进取,努力让辖区群众享有更有温度、更有效率的民政服务,用心绘就更加幸福的民生画卷。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