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日出渤海照天山”暨铭记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渤海军区教导旅事迹宣讲团在焉耆县宣讲。
图为渤海军区教导旅事迹宣讲团成员 蒋玲 摄
焉耆县委分管领导主持宣讲会,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委、办、局、人民团体、各乡镇分管宣传思想文化领导、宣传干事、各学校思政课教师、草根宣讲员、居民代表300余人参加宣讲会。
图为宣讲员再现那段弥漫着硝烟战火的征尘岁月和艰苦卓绝的军垦生涯 蒋玲 摄
宣讲报告紧扣“大义大爱、无私奉献、听党指挥、永葆信念”的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精神这一主题,采用演讲、音诗画、情景剧等形式,通过“不朽的记忆”“生命的担当”“人生的淬炼”“无悔的选择”四个篇章,在90分钟的时间里,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段段老兵讲述视频,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再现那段弥漫着硝烟战火的征尘岁月和艰苦卓绝的军垦生涯,还原一段不该被后人忘却的记忆,回望70多年前的那段苦难与辉煌。报告生动感人,催人奋进,鼓舞着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
焉耆镇佳星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马艳荣说:“通过聆听报告会,我心潮澎湃,作为一名基层草根宣讲员,我深刻感受到老一辈屯垦戍边的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为生在这个和平安宁的时代而感到自豪,这种可贵的精神,必将鼓舞我们每一个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将立足本职工作,用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精神在基层遍地开花。”
包尔海乡中心学校教师苟月庆说:“日出渤海照天山,这段红色的历史如同一座丰碑,彰显着先辈们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我们应当从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忠诚担当、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必胜信心。”
图为渤海军区教导旅事迹宣讲现场 蒋玲 摄
据了解,1946年12月,6000山东宁津子弟报名参加渤海教导旅西征。此次西征,历时三年,征程万里,历经荔镇、永丰镇、壸梯山等残酷战斗百余仗,牺牲人数三分之二。是我军历史上唯一一支从祖国最东端打到最西端的部队,1949年12月底,渤海教导旅解放焉耆,建立焉耆县党的组织和红色政权。同时,赴当时的焉耆七个星哈拉莫墩荒原屯垦(今兵团第二师21团)。
图为渤海军区教导旅事迹宣讲现场 蒋玲 摄
为了铭记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2023年9月,焉耆县委和宁津县委签订了红色兄弟县协议。焉耆、宁津是心相印、血同源、根相连的红色兄弟。78年前的山东宁津子弟,为了解放全中国,不畏牺牲,从渤海之滨到开都河畔,自此“渤海红日照天山”。
焉耆县将以此次宣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让老一辈军垦战士的革命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平台,将宣讲的影响力辐射到更广泛的区域和人群。进一步激发行动力量,促使大家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在生活中积极践行,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红色历史,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与生命书写的壮丽篇章,赓续红色血脉,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
焉耆县作家协会主席杨东升表示,聆听渤海教导旅精神宣讲团的报告会,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也是文化润疆的一次具体实践,回顾78年前,渤海教导旅从渤海之滨到开都河畔来焉耆屯垦戍边,从此,红色兄弟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今后,我们焉耆和宁津之间的交往会随着这次宣讲越来越紧密。
宁津县文联主席刘文浩表示,虽然宁津和焉耆相隔万里之遥,但是两个县有一个共同的红色血脉,就是渤海军区教导旅,这次宣讲,就是进一步弘扬渤海教导旅精神,加强两县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