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呼吸重症领域诊治进展暨器官移植(移路同行)学习班成功举办

作者: 康莉 刘青    来源: 自治区人民医院    日期: 2024-10-29

  10月18日至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举办的呼吸重症领域诊治进展暨器官移植(移路同行)学习班圆满落幕。此次学习班邀请了疆内外呼吸学科领域大咖,为全疆近200学员分享呼吸重症领域及移植领域的最新理论知识和诊治进展,为推动新疆地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的特点,其中部分感染性疾病还具有高传染性的特点,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对呼吸系统疾病认识的加深,呼吸重症领域是医学中至关重要且极具挑战的一个专业方向,对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和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疆内存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各亚专业发展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而器官移植作为当下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体现的是一个医院的综合诊疗水平。”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魏雪梅主持培训班开幕式时表示,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新疆呼吸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和呼吸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单位,有责任与义务多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将知名的专家及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引进来,带动新疆呼吸专业诊治水平的整体提升。

  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名誉主任、新疆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杨晓红表示,此次邀请疆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新疆医学工作者带来最新的行业领域学术见解、分享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希望能促进大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学科进一步发展。

  此次学习班邀请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詹庆元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唐晓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黄慧教授、中山市人民医院廖小卒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徐培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方萍教授等疆内疆外专家,分别就呼吸衰竭患者的肺膈肌保护性通气、气道廓清技术、ECMO(体外氧合膜肺)支持、重症呼吸康复、支气管镜在重症中的应用,多耐药细菌抗菌药物的选择、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等方面通过精彩的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通过线上线下授课、分析和互动,深入探讨了呼吸重症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关键技术和前沿进展。专家们还进行了现场手把手机械通气教学培训,详细讲解了呼吸机的模式介绍、参数设定、机械通气的心肺交互作用、疾病导向的机械通气策略,并对ECMO监测与管理、呼吸生理及呼吸力学基本知识、床旁呼吸力学监测方法与临床意义和无创机械通气常见误区及处置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现场教学结束后,学员们自主练习,遇到问题积极向指导老师请教,会场学术氛围浓厚,互动热烈。

  此次学习班还邀请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施毅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蔡莹教授以及自治区人民医院器官移植办公室主任麦尔当·艾力木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魏雪梅教授,重点从器官移植法律法规注意事项,肺移植的基本概念、适应症、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供体维护获取到手术、术后围手术期管理、康复、免疫缺陷患者的复杂感染的应对等方面知识进行了肺移植全流程培训。

  培训现场,学员们热情高涨,讨论热烈。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学习机会难得,授课内容精彩纷呈,专家讲解通俗易懂,丰富的学术内容、前沿的操作技术不仅给临床带来更好的诊疗新视野,还提高了呼吸重症领域诊治和器官移植方面的专业水平。

  魏雪梅表示,自治区人民医院一直高度重视器官移植工作的开展,是新疆唯一同时具备肺脏、肝脏、心脏、肾脏4项器官移植资质的公立医疗机构,2024年已成功完成3例肺移植,4例心脏移植,10例肝脏移植,29例肾脏移植。晚期脏器衰竭患者足不出疆就可以享受到器官移植带来的新生。科室也将积极构建优质高效的移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移植围手术期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多创新、高效的治疗手段。积极营造全民参与支持器官捐献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新疆器官移植事业高速发展。同时,科室也将继续发挥在新疆医疗领域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提高新疆地区呼吸系统危重疾病的医疗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14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