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和布克赛尔县深入推动乡村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突出政治引领,夯实筑牢基层基础基线。上下联动强指导。县委定期研究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制定实施抓乡促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出台37条具体推进措施,党建与乡村振兴同步规划、同向推进、同步考核。严格落实“三级示范引领”要求,38名县级领导分片包联乡镇场、村队(社区)全覆盖,115名乡镇场科级干部分片包联村队(社区)全覆盖,常态化蹲点指导,294名机关干部协助村(社区)开展日常工作,推进形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合力。主题培训促提升。两年来,分级分类开展县乡村三级干部培训163期6830人次,组织实地考察观摩16次587人次,全县各级干部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促发展。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以点带面、串点连线的全域振兴思路,集全县之力,集中打造创建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镇1个、示范村10个,串连全县所有乡镇乡村公园,幅射全县的乡村振兴示范线,打造产业发展有特色、群众富裕有成色、乡村建设有亮色、乡村治理有底色、生态建设有绿色、乡风文明有本色的示范点线。
聚焦提速提质,抓紧抓实乡村发展长线。消薄攻坚实现“加速度”。将村集体经济发展融入县域产业布局,制定《和布克赛尔县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2023年投入资金1717万元,落地食品生产、集中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项目6个,将3105万元扶贫资金建设的21项经营性资产,确权到11个村集体实施经营,4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同比增长76.1%。品牌培育显现“竞争力”。采取“村党支部+入股+固定分红”“党支部+农场+农户”等发展方式,瞄准发展种养殖业下游产业,以支部书记领办,探索兵地共建,支持党员致富带头人、经纪能人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等形式,培育风干肉加工、菌包加工、玉露香梨种植等一批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品牌,按投资入股比例进行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产业持续盈利能力明显提高。产业发展呈现“新格局”。探索“党支部+”模式,打出“培育+优化+修缮+升级”组合拳,培育发展“万亩高标准农田、千亩青贮种植、千头肉牛养殖、百户庭院产业”及“坛坛菜坊、榨油坊、炒货坊、石磨坊、农产品包装盒坊”等一批乡村主导产业和小微产业;优化打造“牡丹街、网红898酒吧一条街、东乡民宿一条街、时光小居民宿、金胡杨星光夜市”等一批休闲娱乐场所,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走深走实。
探索共建共享,集中突出基层治理专线。健全机制优治理。制定印发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任务分解方案、重点任务清单、议事协调机制,明确6个专项组和46个部门单位职责任务。纵向持完善“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基本组织架构,横向优化“一支部三中心”基本运行模式,实现了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疫情防控等“多网合一”,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服务群众优治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重点城镇、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超过98%。持续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实现就业、低保、医保等高频服务事项在村“一网受理、一站办理”。落实“2112”工作机制,1355名党员联系1869户农牧民,855名无职党员认领职责,构建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全面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解决群众困难诉求800余件,办理实事好事2200余件。加强监督优治理。梳理汇总小微权力清单流程图3大类14项88条,印制小微权力清单,张贴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切实做到“小微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全面落实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村财乡管县监督等制度,推动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