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意识,切实抓好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近日,焉耆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各镇(场)田间地头、机收现场,扎实开展玉米机收损失监测调查,进一步促进玉米机收减损工作,助力粮食颗粒归仓。
图为监测调查组工作人员收集取样区内夹杂在秸秆和杂余内的籽粒、穗头上未脱净的籽粒和散落在地面的籽粒 张晨 摄
今年玉米机收损失监测共涉及4个乡镇(场),每个乡镇(场)1个监测调查点,每个监测调查点设立2个取样区。监测调查组工作人员分别收集取样区内夹杂在秸秆和杂余内的籽粒、穗头上未脱净的籽粒和散落在地面的籽粒,脱粒去杂后称其质量,然后再以近三年焉耆县大面积种植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代替单位面积籽粒产量890公斤,并按照《焉耆县小麦、玉米机收损失监测调查测定方法》相应的公式计算出玉米机收的损失率。七个星镇呼尔东村、良种场八队2个玉米果穗取样区机收损失率分别为1.79%、1.77%,永宁镇新户村、北大渠乡2个玉米籽粒取样区机收损失率分别为1.78%、1.83%,全年玉米机收减损平均损失率为1.79%。
图为焉耆县取样区收割机收割的玉米颗粒 张晨 摄
在各监测点,工作人员还向农机手现场培训了收割机操作驾驶、机具维修保养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发放了玉米机收减损技术要点宣传单等共计300余份。引导广大农机手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提醒农户和机手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收获时机、合适机具和机收方式,避免增加损失。
图为检查收割地块情况及作物成熟度和倒伏情况,设定收割路线和预估收割速度 张晨 摄
七个星镇呼尔东村收获玉米的驾驶员张瑞峰分享了他自己的机收减损、增产保供要诀:一是要在收获前对机具进行养护,机具作业时才能更加稳定可靠;二是要熟悉收割地块情况及作物成熟度和倒伏情况,设定好收割路线和预估好收割速度;三是要注意作物留茬高度,机具作业时候不能过量喂入,超出机具负荷;四是注意分禾扶禾的装配,调整好辊板刀间的配合、注意星轮皮带辊轮的间隙,才能更好的收获作物、降低割台损失、不易堵塞机具;五是检查好滚筒及凹板,注意筛子及风量,才能有效控制脱粒损失及清选损失。
下一步,焉耆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密切关注机收动态,持续开展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机收减损监测调查,在全县营造“减损就是增产”的良好氛围,加强农作物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普及应用,实现粮食颗粒归仓,为夯实粮食安全基础贡献机械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