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焉耆县:以德育人一池春水 文明新风满庭芬芳

作者: 姬智明    来源: 焉耆县委宣传部    日期: 2024-10-22

  德治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县以党建为引领、以农民为主体、以乡土文化为根基,通过村民普遍认同的伦理规范作为教化引领,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形成道德实践与乡村治理的良性互动新模式,实现丰富村民精神文明提升乡村社会文明双提升。

  聚焦凝心铸魂,用好“三维课堂”,文明培育树新风

  打造“红色课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让“红色课堂”成为以德辅治的新引擎。通过村“两委”成员先学先讲,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示范讲,基层宣讲员巡回讲,人大代表国旗下宣讲等形式,一起来学国通语等群众性主题宣讲教育活动1700余场次,深入浅出讲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各项形式政策。

  做实“家风课堂”。突出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焉耆县五号渠乡阿伦渠村组建村民俗馆,收藏老式收音机、黑白电视机、二八大杠自行车等各族群众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精神文化等展品2100余件,编排《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文明风俗》等节目,通过快板书、三句半、花儿等群众喜欢的传统草根艺术表现形式,以点带面引导各族群众融入现代文明生活。持续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 六大习惯贵养成”专项文明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入户参与群众“家风课堂”,讲解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夫妻互敬互爱的良好家风故事,践行“自觉抵制高价彩礼 弘扬文明新风尚”承诺。

  用足“道德课堂”。通过农牧民夜校持续开展道德课堂,常态化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举办2024年“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抓住春节、端午、七夕、中秋、国庆、重阳等传统节日契机,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组织全县220支志愿服务队、7500余名志愿者一起行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群众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惠民帮扶、文化文艺演出、农村电影放映等文明实践活动3200余场次,教育群众22.6万人次。引导各族群众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发挥价值引领,突出“三个示范”,以德促行树新风

  强化党员示范。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在基层治理创新中当先锋、作表率。严格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向所在党组织报备制度,督促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超标准、超规模的婚丧宴席和人情往来,为农民群众作表率。深入推进乡镇党员干部岗位在村“2112”“下沉+共建”长效机制,实施“1+5+N”包村联户工作模式,每名乡镇党员干部“一对一”帮带1名村组干部,联系5名党员中心户及N户群众。开展“党员承诺践诺”“设岗定责”及“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切实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发力,真正把为民服务承诺变成群众幸福账单。

  选树典型引领。将勤俭节约、孝老爱亲、邻里和睦……写入村规民约,对照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宣传活动。依托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道德评议会、事迹宣讲会、先进座谈会,评审创建“十星级”文明户1452户。选树表彰“十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开展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宣讲乡镇巡回宣讲,多角度、多层面宣传“好人典型”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以榜样的力量感召群众。焉耆县“火焰蓝”学雷锋志愿服务度获评第五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雷锋示范点,焉耆县第二中学学生苏琪欢获评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荣誉。

  深耕品牌示范。积极打造创建四十里城子镇店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北大渠乡北大渠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包尔海乡开来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查汗采开乡莫哈尔苏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治区示范站点,辐射带动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整体提升。合理布局村组巷道、充分利用院落围墙、沿路标语,绘制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墙画65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建设,让各族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厚植文明乡风、纯朴民风。培育“声动阿伦渠”宣讲团、“么嘛哒”村民道德理事会等品牌,为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坚持为民惠民,夯实“三项工程”,引领美德树新风

  “志愿服务”强基。实施志愿服务工程,建立“15分钟志愿服务圈”,依托“我的巴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组织志愿者参与纠纷调解、邻里互助等基层治理,精心设计开展以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扶老救孤、文化惠民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项目。焉耆县北大渠乡太平渠村通过党员干部带动全体志愿者辛勤付出,原本“破旧房屋多、街道脏乱差、污水遍地淌、垃圾靠风刮”的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现在一条条柏油巷道干净整洁,道路两旁一个个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的幸福村。

  “信用创建”固本。印感党恩、守国法、讲诚信、爱集体……诚信“三字经”,绘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编移风易俗宣传强化,让“言必出 行必果”的处事观念深入人心。健全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建立“红黑榜”曝光不文明行为,加强信农贷款审批,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的人越来越多。焉耆镇上四号渠村积极打造“共富农场”,推广乡村治理全民积分制实践探索,投入资金开展积分兑换生活物品,引导村民行为,激励德行善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社会反哺”为荣。树高千尺不忘根 水流万里总思源。坚持‘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群众最大化,整合村委会资源,免费开放文艺室、书画室、健身室等文化场所,开展群众体育、非遗剪纸、书法绘画、环境美化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4700余场,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风尚持续向好。各族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广泛交往、深度交流、全面交融。乡村美了,村民富了,越来越多的热心村民。社会公益团队、道德模范等发扬奉献精神和志愿精神,自发开展公益捐助、爱心助学等奉献爱心、回馈社会,参与到了基层德治建设中来。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1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