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四厂在西北油田的位置最偏远、环境最艰苦、开发难度最大,但守护在“深地一号”顺北油气田的采油四厂干部员工永葆着战斗激情。
一直以来,该厂结合沙漠工作特点、企业发展实际,围绕“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做实工作,努力将塔克拉玛干沙漠“死亡之海”打造成干事创业的“热土”。
铺就人才成长“快车道”
入职第三年,杨凌鹏便被任命为顺北油田天然气处理厂甲方带班班长。像他一样,每个来到顺北的员工,都会很快找到大展身手的舞台。
面对顺北油气田断控体油藏这一世界级难题,采油四厂在员工入职之初就“一人一册”制定了“1+2”孵化计划,1个新入职员工配2个导师,总导师负责全过程指导,副导师负责岗位阶段性辅导,联合铺就人才成长的“快车道”。
杨凌鹏学的是储运专业,根据他的所学专业和实习表现,2022年初,导师带着他参加了顺北油田联合站二列的投产,有意识地引导他向油气集输技术管理方向发展。2023年又点名他参加顺北油田天然气处理厂的跟站投产工作,工程完成了,他也成为站库管理的行家里手。
“‘相马’还要‘赛马’,人才队伍才会活力竞相迸发、快速成长。”该厂党委书记罗荣说。该厂创新“人才+工程”“人才+项目”,搭建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平台,在攻坚克难中一批批的“千里马”脱颖而出。
2020年入职的池林贤一年一个台阶,分别于2022、2023年获得了采油四厂、西北油田技术分析大赛一等奖、二等奖,2023年他对SHB5-14H单井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实施后,增产1万吨。技术实践扎的深、关键时刻顶得上,当年他被破格提拔为顺北一区区块长。
打造沙漠生活“幸福里”
9月12日晚下班后,刘守朝带着满身风沙与汗水回到现代化宿营模块方舱,洗去满身的疲惫。“刚到顺北,黄沙铺床,沙子拌面,打个电话还要满沙丘找信号。” 沙漠坚守5年多的刘守朝感慨地说。
采油厂建立“10+1”办实事机制,努力实现员工“需要什么”与两级党组织“能做什么”无缝对接。“越偏远,配套支持力度越大。要将前线生活基地打造成为沙漠生活值班点的样板和标杆。”罗荣表示。
近年来,该厂每年推出“十大实事”,先后为前线基地配齐了热水器、洗衣机、文体活动器材等。每月开展生活服务满意度调查,从“舌尖”上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
沙漠工作久了,有的员工出现了“亚健康”状况。该厂及时制定关爱保障职工身心健康“八条举措”,推进“健康驿站”建设,组织员工参加健康培训等。
“在顺北,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到采油厂的关怀。”在今年的十大实事满意度测评中,员工们纷纷表示。
涵养干事创业“精气神”
沙漠荒志向不荒,风沙大决心更大!
在顺北4-2“尖刀班”基地,每周一早上9时升旗仪式,当国歌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风中猎猎作响,员工们举手郑重宣誓。这14字标语是员工喊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的。
“尖刀班”基地建于2021年9月,当时,中国石化劳模、班长刘守朝带领几名党员骨干,扛起“尖刀”突击队的旗帜,不断向沙漠更深处挺进。 2022年,在一次班组文化征集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14字标语脱口而出。
在风沙中坚守,更在风沙里成长。该厂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常态化开展“顺北之星”评选,引领干部员工鏖战大漠腹地,开采深层油气。面对顺北超深油藏“独有”“首例”“罕见”等严峻挑战,他们以“站排头、争第一、树标杆”的精气神,攻关“深地工程”开发6项关键核心技术,以百余人的队伍管理300万吨油气当量的大型油气田,人均利润、人均产量、用工成本占比等指标连续四年被评为集团公司上游标杆。
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坚守在这里的员工像胡杨一样征服“死亡之海”,勇攀“地下珠峰”,大家都为能参与“深地一号”建设深感光荣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