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马国锐:做科研路上的“孤勇者”

作者:    来源: 西北石油局    日期: 2024-10-17

  “这是第42次实验了,离优选出匹配的破乳剂又进了一步。”10月11日,西北油田实验检测技术中心的马国锐正在实验室专注于于奇区块原油破乳药剂匹配实验,当第42次实验数据报告导出,马国锐仔细的检查着报告,满心喜悦地说道。

  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马国锐,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与对石油事业的无限热爱,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返回家乡的路途,投身于广袤无垠的西北油田之中,从现场操作到技术运行,再到工程技术研究及科研实验数据攻关,他辗转于多个岗位之间,不断积累经验。2023年7月因为工作需要,马国锐转岗到实验检测技术中心科研实验所,专注于稠油破乳难题的攻克。

  塔河油田以稠油为主,原油中胶质、沥青质的含量比较高,导致原油采出液的稳定性更强,油水分离难度加大,给稠油破乳带来了挑战。每种原油都需要找到最适合的破乳剂,这一过程如同在众多钥匙中寻找那一把能开启特定锁的钥匙一般。

  而马国锐就是众多“寻宝者”中的一名“孤勇者”。身穿白大褂,头戴面罩,手拿量杯、滴管,不停周旋在各种化学试剂当中,反复实验、记录、分析、调整数据,往往一个人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天。这不仅是每个科研实验人员都会经历的枯燥的日常,但是也是攻克各种疑难杂症的圣地。

  今年3月,雅克拉采气厂玉北原油卸入大涝坝处理站混合处理,发现原本油水分层清晰,12小时稳定就可达标的脱水工艺出现了问题,原油含水迟迟降不下来,加入原有破乳剂在应对这一变化时显得力不从心,导致出口液面样本频繁不达标,严重制约了交油效率,需要及时找到一款优质的破乳剂。

  接到任务的马国锐一头扎进实验室,踏上“披沙拣金”的破乳优先之旅。他首先收集了玉北地区YB101、YB1-2等4口井的原油样品,接着开始收集工区内现使用的15种及外部市场33种破乳剂,共48种。

  从开始分析破乳剂乳状液含水、密度等物性参数,定浓度、定温度,到目标温度完成初筛、复筛,一个油样按照现有48种破乳剂计算,需要做100多次实验才得出结论,做原油破乳实验就是一个动作要重复上百次,实验过程枯燥乏味,可是对马国锐来说却不是这样的,他不但愿意做,还会突发奇想借用其他仪器看看能发现什么新东西。

  有一次,他发现岩心管理所科研人员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岩心薄片,于是他突发奇想,能不能从微观形态角度尝试看看常规原油和难破乳原油的不同点,寻找突破点。

  于是,他在常规组分分析的基础上,创新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油水乳状液的微观状态,先准确地分析判断出破乳剂的类别,是要用水溶性的还是油溶性的破乳剂,定好方向,缩小范围,节约一般的时间,这一创新大大提高了实验评价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做实验本就是一件漫长而枯燥的过程,原油破乳实验就更是如此了,而他能不循规蹈矩的另辟蹊径,创新用多种方法去验证,其实验过程中的努力与探索精神是科研实验人员极为宝贵的品格。”马国锐的师傅油田公司实验检测技术专家董瑞强说。

  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各种破乳剂为伴,不断尝试、调整、验证。他深知,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每一次失败都是向成功迈进的宝贵一步。面对日复一日的孤独实验和重复流程,他从未有过怨言。

  历时3个月,经过500多余次实验,测试48种破乳剂,马国锐成功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了3种最佳效能“黄金比例”破乳剂,成功突破了玉北原油破乳难的问题。

  “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上,我们秉承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不断引导关心的理念,促使青年科技人才奔跑起来,去挑战油田生产中更大的难题。”实验检测技术中心经理贾书杰说。

  当马国锐被问及是否觉得科研工作枯燥时,他笑着回答:“科研实验大部分时间需要我一个人进行,枯燥的实验流程是难免的,令人沮丧的结果也常常出现。但每当实验都能排除一种错误的可能性,那便离成功更进一步,我也会再次充满前进的勇气和动力。更别说一个人孤军奋战后的成功,那种成就感和价值感让一切努力都变成翻倍的喜悦!这种孤勇者的感觉更让我痴迷!”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