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黄芪采挖的黄金时节已经来临,10月14日,在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族乡多勒肯村村民王德富的500余亩黄芪种植地,正迎来繁忙的采收季节,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随着采收机的轰鸣声,一根根粗壮的黄芪破土而出,农田里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采摘、分拣和装车工作。看到满地品相优良、品质上乘的黄芪,王德富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王德富高兴地说:“黄芪在地里采收的时候就已经卖出去了,每天大概三四十人抢收,还有十天左右就能收完。”
务工人员正在采收黄芪
特克斯县坐落于山川腹地,这里拥有肥沃的土地和宜人的气候,荣获了“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称号。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为黄芪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环境。
过去,王德富一直以种植玉米、油葵为主。但在2021年,他经过多地考察,发现黄芪抗旱耐寒、适应性强,且种植效益比传统农作物高,发展潜力巨大,他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特克斯县家喻户晓的黄芪种植致富能手。
王德富说:“每公斤黄芪已经按14块5的价格卖出去了,今年500多亩地大概能卖200多万。”今年,王德富还购买了一台大型专业黄芪收割机,极大地提高了收割效率,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先进的机械设备能够精准控制挖掘深度,确保黄芪根茎完整无损,进一步提升了黄芪的品质和市场价值。
黄芪药用价值高,用途广泛,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抗衰老、降压和抗菌等多种作用。与传统作物相比,黄芪对土地要求不高,管理难度不大,且价格更高,市场行情更好,能极大地带动农户增收。为了打破传统中药材“散、小、弱”的壁垒,多勒肯村鼓励村民以土地流转或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发展组织化、规模化特色种植。目前,全村共种植了约600亩黄芪,亩产量可达800多公斤。
多勒肯村干部张雪说:“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黄芪产业,通过选育优良品种、科学种植管理、市场开拓与销售以及农民培训与技术支持等措施,打造优质黄芪品牌。推动黄芪产业做长、做强、做大、做精、做纯,成为特克斯县优质黄芪品牌和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