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尉犁县召开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暨“三秋”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集中示范展示各乡镇、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单位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对“三秋”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引导全县上下解放思想、加压奋进,为有力推进“三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县委副书记、县长木合塔尔·丝迪克出席现场会,县委常委包尔汗·艾木都主持会议。
与会人员先后来到兴平镇达西村阿西木和田羌都德厚农业冬小麦种植区、林果香梨秋冬季管护示范园,团结镇东海子村残膜回收示范地,塔里木乡塔里木村林带管护示范林,墩阔坦乡琼库勒村美丽乡村建设点、牲畜集中养殖点,尉犁县戈壁设施农业现代产业园,边看、边学、边交流,详细了解我县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会议指出,“三秋”工作是全年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致富。各乡镇、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紧盯当下“三秋”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按照近期各级党委农业工作部署要求,科学推进、主动作为,抢抓“秋收、秋种”生产,推进全县“三秋”工作取得新成就。要把抓牢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千方百计落实好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抓好冬小麦种植,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要严格落实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农资的摸底统计工作,掌握各乡镇、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单位农资需求,协调调度好生产物资保证生产需求。要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抓好果园秋冬季管护,做好清园、修剪整形、秋冬季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守好特色林果这块“阵地”。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抓好残膜回收工作。加大宣传,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残膜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台残膜回收验收标准,指导农民正确选用残膜回收机械,提高回收率和质量。推广统一品种规划、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培训指导、统一品牌保障、统一价格收购的设施农业“六统一”管理模式,盘活闲置、低产大棚发展设施农业,解决当地就业用工,逐步形成生产订单化、产品优质化、全程标准化、营销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要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要做好土地租赁金收缴工作,维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会议要求,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宜居宜业”。要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乡村清洁、绿化美化行动,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将乡村建设与村庄基础设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特色产业结合起来,通过“打造示范点、挖掘闪光点”进一步挖掘村庄资源禀赋、特色优势、风土人情,形成各具特色的村庄景致和乡村产业。同时,可充分盘活农村闲置用地、闲置民房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集中养殖小区、特色农家乐等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旅结合共赢。
会议强调,各乡镇、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单位要提高站位抓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关于“三农”工作的最新决策部署上来,加强统筹协调,确保“三秋”农业生产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各乡镇要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找不足查弱项补短板,充分发挥本地产业优势形成产值。各乡镇、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谋划产业布局,确保国家投入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发挥助农最大效益。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晓冬,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白永敏,县政协副主席于清华,各乡镇、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