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的生产状况,YQ3-2CH井含水有上升趋势,处于第二轮堵水见效末期,安排掺稀量由每小时1.9下调至1.7方,加密观察电泵运行参数和返出液性,同时做好掺稀泵、喂油泵、流量计等设备巡检维护,保证稠油电泵井稳定高效生产。”
9月21日,西北油田采油一厂于奇区块生产现场,上产项目组组长任琛根据超稠油电泵掺稀井动态分析机制,精细指导技术人员、岗位人员取全取准各项生产数据,准确评价堵水效果,为后期高含水井治理提供依据。
年初根据油藏开发部署,于奇区块即将迎来新一轮新井投产高峰,为确保生产运行安全高效,采油一厂组建上产项目组。任琛和同事联手请战,带领100多名专业化服务单位人员,长期扎根偏远的于奇区块,吃住办公都在野营房,没有娱乐设施,业余时间大家户外散步、给家人打电话、远眺巍巍天山和壮阔大漠成了最好解压方式。
于奇区块管辖面积超过800平方千米,油井分布“广、远、散、稀”。33口生产井竟有29口为超稠油井,原油具有高密度、高含沥胶青的典型特征,常温下像煤渣一样难以流动,开采难度大,通过环空掺稀实现生产。部分油井高含硫化氢,现场高压掺稀、装卸油任务重,工作量大,油气现场HSE管控要点多,安全管理压力大。
安全工作必须万无一失!今年以来,任琛以压实HSE管理体系为主线,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提升年行动,严格管控抓落实。他带头执行全员岗位责任制,认真开展风险识别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推进岗位工作清单、一册三卡的现场应用,经常性组织岗位练兵提技能,促进班组管理能力提升,筑牢安全生产护盾。
随着一批批滚动评价新井部署到位,于奇区块超稠油开发也迈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前期任琛和同事全程组织协调于奇5混输站、于奇5-3混输站、12-4计量交接站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和投用,实现日均2100余吨的混油和1600余吨的稀油管输,显著降低开发成本。
“今年新井投产密集,我们按照“全时开井”模式运行,配套的生产管线、掺稀管线、加热炉等设备提前建设调试到位,开井后满足条件直接投产,每口井可提前3天,累计增效开井40多天。”任琛说。
谋事一盘棋、工作一条心、攻坚一股劲。于奇区块点多面广,油气生产责任重,作为管理人员,任琛带头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监控+技术+运行一体化管理。根据超稠油井的生产特性参数,他和同事主动介入电泵选型设计,推广应用二次柜,实现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他还通过完善地面掺稀配套工艺,开展掺稀井动态优化,制定现场管理标准,杜绝油井异常占产。使单井生产时率达到了98.9%,日均掺稀优化13井次,掺稀比由年初3.7下降至2.8,掺稀优化累计节约稀油6千多吨。
今年以来,于奇上产项目组安全高效接收新井15口,总开井数达到33口,原油日产由年初的500吨快速增长至970吨,成为了采油一厂增储上产核心阵地,成绩来之不易,任琛和同事付出了太多。
熟悉任琛的同事说,因为高强度的安全生产工作,35岁的任琛与两年前相比,头发变白了不少,人也黑了瘦了,但不变的是他雷厉风行、严谨细致的作风,还有扎根一线实干担当、攻坚啃硬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