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以技术促高产 新疆巩留玉米不断刷新产量新高

作者: 买吾吉旦 张守芳    来源: 巩留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4-10-09

  前一段时间,中国农科院专家组在伊犁州公开,巩留县阿尕尔森镇玉米千亩创建田亩均产量达到了1550.15公斤,这一数字比全国单产纪录还高出122.49公斤。

IMG_257

  今年,巩留县聚焦粮食单产提升,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思路,狠抓高标农田建设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让农业用水不再“靠天吃饭”。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增强科技把关、技术引进和专业人才组织培训,努力实现在粮食产能提升上的新突破。

IMG_258

  巩留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马海瑞:“2024年,巩留县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面积达10.74万亩,其中新建面积5.74万亩,改造提升面积5万亩。通过各项措施,将为全县粮食增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阿尕尔森镇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别斯沙拉村建成千亩示范田,大力推进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同时引进优良品种,确保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潜力。在田间管理方面,从播种、施肥、灌溉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准细致。还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

IMG_259

  别斯沙拉村党支部书记陈钧:“千亩高产示范田种植的品种是华西716和斯泰112,我们通过土地流转,选择宽窄种植模式,通过采用水肥一体方式施肥、提前喷施农药预防病虫害等措施提高产量。”

  石河子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巩留县农业技术顾问马富裕:“今年,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部使用了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如泵前加泵后过滤技术、智能化、自动化施肥技术,因此也迎来了较好的粮食单产提升效果,尤其是玉米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丰收成果。”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基地与中化集团达成合作,打造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且全程使用集团制定的系统方案,不仅有专业人员随时进行技术跟踪,同时施肥时间、浇水实践、施肥配比等,每个过程都有完整的计划,不仅为玉米产量提供了坚实保障,也打造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IMG_260

  基地负责人李占英:“田间施肥技术的提升,对产量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滴灌的滴液体肥相比中耕的颗粒肥就有明显的变化,液体肥滴进去玉米杆能快速吸收。”

  这几年,巩留县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重任扛在肩上,建立县、乡、村三级领导包联高产创建机制,各级领导包联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田145块,面积达10万亩。今年预计项目区玉米平均亩产提高70公斤左右,亩均减少化肥用量近5—8公斤。

IMG_261

  巩留县农业农村局技术推广站站长曾洪寿:“玉米是我县秋收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水肥需求多。今年,我县玉米的长势之所以普遍好于往年,关键在于新技术、新产品在农业生产上的不断推广与应用。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高产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0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