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不断发展和贸易结构的调整,如今巴克图口岸进出口产品已经从原先的蔬菜、水果扩大到现在的新能源、跨境电商、商品车等产品,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贸易规模持续扩大”。9月22日,刚刚为出境车辆完成通关手续的塔城海关监管科科长付鹏对记者说。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经贸合作日趋深化,人文交流日益频繁……近年来,巴克图口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口岸的通关能力和贸易水平,成为我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桥梁。
为进一步提高口岸的运营效率,提供更加便利贴心的服务,巴克图口岸管理部门积极对接自治区商务厅、塔城海关等相关单位,将原有的6天8小时工作制延长为7天12小时工作制。“延长工作时间能更好地满足国内外企业的需求,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往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口岸联检单位的合作,不断优化口岸的服务和管理,推动口岸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付鹏说。
塔城市亿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新军在微信群协调社员完成边民互市手机APP移动申报,经塔城海关关员监管放行后,满载着合作社购买的哈萨克斯坦葵花籽毛油的油罐车进入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区,驶往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进行落地加工。
塔城市亿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九师白杨市成立的第一家边民合作社,说起在边民互市结算的变化,王新军感触颇深:“过去,边民互市交易以整进散出为主,需要边民每天前往口岸现场申报。如今边民可在边民互市小程序上注册,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每天8000元免税额度的进口申报。”
依托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加速建设,巴克图口岸积极打造建设边民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区,吸引众多加工企业入驻,进一步促进口岸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目前,已有4家落地加工企业入驻试点区,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据了解,今年1月至7月,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共交易商品7.5万吨,货值3.4亿元,同比增加68%和82%,参贸边民4.5万余人次,边民累计收益约270万元,地方增加税收约700万元,商品交易范围已扩大到周边5个国家36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