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医心九十载 筑梦新时代】征文来稿|20年,我从“小白”变“大白”

作者:    来源: 自治区人民医院    日期: 2024-09-19

  编者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迎来90周年华诞。

  薪火相传九十载,接续奋斗谱华章,为展现自治区人民医院90年办院历程与风采,抒写对医院热切的情怀,继承医院优良传统,医院举办了建院90周年征文活动,与医院一起成长的社会各界人士书写《我与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故事》,追忆医院90年发展历程,描绘记忆深处的动人细节,自活动开展以来,陆续收到了医院内外人士的热情投稿,现将优秀稿件进行选登。

  自治区人民医院对广大投稿作者的辛勤付出、真挚情感与美好祝福表示衷心感谢。 

  我是一名重症医生,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近20年,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伴随医院发展的同时,我也从一名青涩的“小白”住院医师,变为一名干练、执着、独当一面,守护各族群众生命健康的专业“大白”。

  20年前,我走进自治区人民医院,当时懵懵懂懂,既惊喜又充满好奇。看到重症医学科(ICU)里日夜坚守的医护人员,我心想,这里一定很重要。后来,我才知道,收到ICU的病人基本都是发生了器官衰竭、命悬一线,医护人员必须在在信息最不完备的情况下快速决策,并在第一时间内诊断和治疗,等到病情稳定的时候,再把病人安全地转回普通科室。

  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强大的工作压力加上科室的严格要求,常压得我喘不上气,但我从没想过要放弃。如果问我坚持下去的理由,毫无疑问离不开我的引路人——医院曾经的老院长吴宗舜。

  我第一次见到吴老,是他作为医院危重病专家到病区救治一位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当时,病人情况一度非常危急,给予紧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介入止血,效果差,急诊剖腹探查,术后转入ICU;患者病情依然不稳定,伴随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70多岁的吴老和专家们进行了多次多学科讨论,制定了诊疗方案。为了救治这位患者,吴老一直坐在床边观察,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用心、用力、用情观察患者,动态了解用药效果及反应,第一时间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做到危重患者管理精准化。吴老以医者仁术、仁心、仁爱守在这名产妇床旁,直到病情稳定。我当时就是个“小白兔”,只能在旁边多看、多听,按照要求来操作。看到吴老如此敬业,我心生崇拜,暗暗下定决心,今后要向吴老学习,要成为他那样的大专家。

  我默默地关注着吴老,私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重症救治相关知识。由于ICU收治的心外科术后患者偏多,我就收集数据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最终以“心外科术后病人的炎症反应”为题,讨论术后患者的炎症反应到底是感染还是非感染造成的,通过分析给临床一个指导和帮助,写了一篇论文。有一天,吴老专门过来给我说:“小牛,你这篇文章写的挺好的,你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呢……”

  吴老对我的论文进行了分析,又进行了点评,我按照他的指导意见进行了修改,于2010年成功发表。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和吴老的交流越来越多。有一次,吴老以从医60年的人生感悟为题,为全科室人员做了一次讲座。听到他那些救治患者的经历和为了病人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及对医学的那份热烈的感情,对我触动很大。吴老也总是教导我:““小牛呀!重症医生就是要能吃苦、善观察、爱学习。”这样的激励与叮嘱,像一束光照耀着我,在重症治疗的道路上,无论坎坷与荆棘,唯有努力前行。

  2019年,我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开始带研究生。2020年,我成功通过竞聘成为苏州路院区重症医学二科主任,2022年成功晋升为副教授。一路走来,我从未忘记当时为什么出发。从专业上强化自我,理论上聚焦点、追热点;实践方面,推陈布新,提出新技术、新理念;培养科研思维,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培养硕士生5名,已有3名研究生毕业回到内地医院工作。主持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及参与院内科研项目各一项,主持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四项,自治区I类继续医学教育一项,发表SCI3篇,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2023年,我被医院授予“学科骨干”称号,2024年,我主动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这一切,离不开吴老的指引,也离不开自治区人民医院这个大平台。如今,吴老已经90岁高龄,依然奔走在临床一线,每天查看重症患者,针对危重患者及时组织多学科讨论,倾听病历汇报,分析病情发展,梳理诊疗思路,评估病情预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辛勤的汗水、扎实的专业功底、崇高的医德素养守护着患者,激励着我们不断勇往直前。

  回首过去20年,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刚进医院时,病历需要手写,医嘱也得手开,但凡写错,少则涂改、多则重写是日常,手少不了酸痛麻木;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打印医嘱、纸质病历时,经常电脑死机伴随工作卡顿,内心常常着急和焦虑。如今,这些都成为了历史。医院引进了七级电子病历,直接快速浏览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而且安装智能提醒功能,不仅提供便利,解放双手,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使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在时间上争分夺秒,在病情上关口前移,早期干预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硬件支撑的升级,使我们的医疗工作更加畅通。由此节省的大量时间留给患者,让我们成为“床边的重症医生”,更加贴近患者观察患者,用细心、耐心和热心、专心面对每一位重症患者。

  在自治区人民医院的精心培养下,我也不断茁壮成长,心中满满感激之情。正值医院迎来90周年华诞,作为医院的一员,我会积极响应院党委的号召,紧跟医院发展步伐,推动学科建设,夯实学科内涵,构建人才梯队。日子常新,未来不远,我们乘风破浪,奋进九十、迈进一百!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