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一阵沙尘暴过后,空中弥漫着呛人的土腥味。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三区员工冯伟刚,立即赶往TK349井生产现场,他通过生产指挥系统PCS平台,发现该井盘根刺漏,便与现场人员采取“不压井更换光杆”措施,及时排除了生产故障。
冯伟刚是一名信息自动化技术员,负责160余口油气井的视频监控及PCS巡检。2020大学毕业前夕,他曾自愿去支援边疆建设,到最艰苦的基层一线工作。在校期间,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哪里最艰苦,就让我去哪里。”参加工作后,冯伟刚主动要求去采油一厂最偏远的托甫片区实习。这里地处沙漠腹地,远离厂区,沙尘经常掩埋井场道路。他主动承包了TP347等4口井的井场清理工作,每次沙尘暴过后,他带领班组员工把井场清理得干干净净,为现场巡井创造了便利条件。
四年来,他扎根生产一线,先后当过巡井工、技术员,逐步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
托甫片区有40余口井,巡检一天要在沙漠里驱车上百公里。冯伟刚在巡井期间,无论是遇到沙尘暴,还是面对高温酷暑,每一口井都不落下,直到排除所有的生产故障。
“只要油井平稳生产,多跑几里路不算啥。”常年经受风沙“洗礼”,他的皮肤变得黝黑,年龄显得偏大。
担任信息自动化技术员以来,小小监控室成为他战斗的主阵地。每天一上班,就开启“线上巡检”模式,不是查看油井生产动态,就是分析异常原因。
有一次,他通过生产指挥系统发现沙72-26井回压突降为零,结合功图异常情况,判断是抽油杆断脱,上报负责人后,立即实施远程停机,现场应急处理,并及时组织上修施工,为油井早日恢复生产争取了时间。
“每解决一个生产难题,心里都有一种满足感。”他说。
高中辍学、南下打工、33岁再次高考、父亲偏瘫……生活的各种挫折没有压垮他。
“小冯就像一个拧紧的发条,每天不停地忙碌着,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同事赵帅领感慨地说。
业余时间,冯伟刚还坚持为自己“充电”,自学注册安全工程师、计算机等课程,夜里十一二点,同事经常见他在运动场边上背诵知识点。
“我要像一代代西北石油人那样,扎根大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在采油一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经常勉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