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墨玉文化艺术亮相北京——2024年墨玉县京·墨文化艺术交往交流暨墨玉优品进北京活动圆满落

作者: 吾哈力妮萨·努尔麦麦提 詹新芮    来源: 墨玉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4-09-11

  为进一步加强墨玉县与北京文化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资源共享。9月6日至10日,墨玉县京墨文化艺术交流团队在北京市朝阳区开展了2024年墨玉县京·墨文化艺术交往交流暨墨玉优品进北京系列活动。

  9月6日下午,活动在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盛大启幕。开幕式上,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对此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随后,墨玉县相关领导致辞,邀请北京市朝阳区的各界朋友们来墨玉采风,并赠送了墨玉礼物。

  开幕现场,从《我们跟着太阳走》到《花语》,演员们用精彩的演出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热情好客的风貌,呈现出了一场文化盛宴。同时,来自墨玉县的企业家在现场精心布置展位,展销了墨玉手工艺品、非遗产品、文创产品等特色产品。通过现场试吃、试用等方式,让都市市民亲身体验到了墨玉的文化魅力以及墨玉产品的品质和特色。

  9月7日,记者在潘家园旧货市场探访参展企业展销情况时,和田喀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阿迪力江阿布拉江介绍说:“我们的饮用水都是用我们昆仑山的冰川雪融水制作出来的。昨天天津长青集团来观展,有意深度合作,今日受邀去天津进行洽谈,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并现场定制了60万件饮用水。”

  9月8日,潘家园的文艺展演热度不减,墨玉优品布展吸引了众多目光。“桑皮纸能防虫蚀,抗拉力强,历经千年不褪色。”工作人员比拉力·图尔荪巴柯向游客介绍着用桑皮纸做成的折扇、笔记本等文创产品。以“丝路遗臻·丹青墨玉”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为代表的美术作品,展示出墨玉风土人情。这种承载着悠远厚重的千年丝路文化,其制作技艺也早早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半透明的桑皮纸以嫩桑树皮为原料制成。除了用于书写、印书,还是当地群众制作医药、花帽的辅料。这次来到北京,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到桑皮纸技艺。”桑皮纸第十三代传承人比拉力·图尔荪巴柯说道。

  当天晚上,墨玉县文工团演员们带着满满的热情与精湛的技艺,在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畔,为北京市民带来一场文化艺术盛宴。从开场舞《我们跟着太阳走》到集体舞《桑皮纸的爱情》,再到串烧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演员们灵动鲜活的舞姿,充分展现出了大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9月9日至10日,文艺团队走进北京市丰台区石榴庄街道,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向首都的朋友充分展示了大美墨玉的文化艺术特色。现场气氛热烈,不少观众表示期待有机会要去墨玉做客,深度感受墨玉文化特色。

  “此次我们带着墨玉县的文艺表演来到北京,这不仅是新疆丰富文化特色的精彩展示,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有力见证。通过展演,让观众们深刻感受到了文化艺术的绚丽多彩。我们诚挚邀请北京市的朋友们赴约墨玉县,感受墨玉的人文历史与文化魅力。”墨玉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热伊莱·麦麦提阿卜拉说。

  此次活动,墨玉县将众多文艺节目、文创产品和非遗文化带到北京,通过精彩的表演、丰富的展览以及特色产品展销等形式,为京墨两地搭建起了一座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不仅促进了两地人民之间的友谊,更是进一步推动了两地文化艺术的共同繁荣发展。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