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特写:兵团精神在十二师熠熠生辉

作者: 赵林洁 李青青 赵林洁    来源: 十二师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4-09-10

  9月3日、4日,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繁荣兵团·新时代新征程”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十二师,感受十二师强劲发展新势头、各领域新气象,也感受首府之师对兵团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早上9时,从乌鲁木齐市出发,一路往天池而去。随着时间的流逝,宽敞平坦的柏油路变成了颠簸起伏的山路,在采访团大巴车上昏昏欲睡的兵团日报记者谌慧清醒过来,透过窗户向外望,高楼大厦被陡峭山峰和潺潺流水代替。

  一棵弯腰的大树挡住了大巴车前进的脚步,采访团步行来到了位于十二师二二二团北亭供电公司水电站上游的渠首,这里是水电站安全供电的“咽喉”。高新东是这里的守渠人,也是这片山的护林人。

  “高新东,和我想象的一样也不一样。”谌慧说。

  高新东中等个头,中等身材,走起路来腰杆直挺,说起话来中气十足,透着山东人的豪气。和高新东聊着,谌慧心里却在想:“有些难以想象,这样一个外向开朗的人,能忍住孤独的侵袭,在这山里一待就是四十多年。”

  高新东和父亲高明福,两代人的青春岁月,都消磨在守渠和护林这两件事上。建桥、种树、巡渠、修闸门……水渠几十年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大小事故,荒山被这一家人靠手拉肩扛种下3万多棵树,如今青山尽显、绿水长流。

  “那时候来自五湖四海的儿女前赴后继、扎根兵团,献青春、献终身,激励后来人。我很自豪,我父亲就是这样的人。”高新东说,“我干不了啥大事,这辈子把渠守好,把树种好!”

  听着高新东讲他观察水流量的老办法,跟着高新东走过修缮了一遍又一遍的吊桥,看他检查自制的水位报警器、捞出上游飘下的枯枝碎叶,拾级而上走进渠首简陋的控制室,谌慧心中满是震撼。

  “我们一直在说什么是兵团精神,怎么传承兵团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这十六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在高新东一家人身上尽显。”谌慧说,“希望能用我有限的能力,让他们的故事和他们种的3万多棵树一起被铭记,让他们的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讲述和传承下去。”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0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