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医心九十载 筑梦新时代】征文来稿|护理之路,砥砺前行庆华章

作者:    来源: 自治区人民医院    日期: 2024-09-06

  编者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迎来90周年华诞。

  薪火相传九十载,接续奋斗谱华章,为展现自治区人民医院90年办院历程与风采,抒写对医院热切的情怀,继承医院优良传统,医院举办了建院90周年征文活动,与医院一起成长的社会各界人士书写《我与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故事》,追忆医院90年发展历程,描绘记忆深处的动人细节,自活动开展以来,陆续收到了医院内外人士的热情投稿,现将优秀稿件进行选登。

  自治区人民医院对广大投稿作者的辛勤付出、真挚情感与美好祝福表示衷心感谢。

护理之路,砥砺前行庆华章

  九秩芳华,医路辉煌。2024年,迎来自治区人民医院建院建院90周年。九十载春华秋实,九十载薪火相传,医院从昔日的幼苗成长为今日的参天大树。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我深知,每一步都凝结着前辈们的智慧和汗水,每一刻都闪耀着医者仁心的光芒。蓦然回首,我已在医院走过29个年头,感怀岁月如歌,也憧憬美好未来。护理之路,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是对人性的温暖与关怀,是对职业的自豪与荣幸。值此建院九十周年之际,我想从成长与变迁、温情与奉献、使命与展望来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

  成长与变迁

  回首往昔岁月,医院建院之初,这座医疗机构就承载着无尽的希望与责任,宛如一艘承载生命之光的巨轮,在波涛汹涌的医海中破浪前行。它不仅是一个医疗场所,更是医者仁心与患者信任交融的圣殿。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与它一同成长,一起进步。1994年,当我从新疆医学院二附院护士学校毕业后,就被分配至自治区人民医院成为一名护士。自此,我把守护患者健康当作最大的奋斗梦想,将全部精力投身于护理事业,这一干就是29年。刚进医院时,我只是一名普通护士,我所在的康复科收治的病人中大部分都不能自理,多以脑梗和脊髓损伤后功能障碍为主,需要提供全方位的照护。工作中我总是加班加点,全力以赴,丝毫不敢懈怠,通过耐心、细致的护理,赢得患者的信任,增强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我深感欣慰。自此,我也明白了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更是对患者心灵的慰籍与呵护,自己的责任之大,使命之光荣。

  在医院工作的日日夜夜,护理部每个医护人员的努力与奉献,我都看在眼里,从她们身上,我汲取了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我时常因为身处其中而倍感珍惜与幸运。其中,护理部主任李萍对护理事业的热爱深深影响了我。

  李萍时常提起的一句话便是:“护士要眼中有活才能成为合格的护士,要心中有仁才能成为合格的医者”,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不仅传授给我丰富的护理知识和技巧,还教会我如何用心去关爱每一位患者,她严谨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我,在她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我逐渐成长为一名更好的护士,且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为患者带去更多的关爱和温暖。

  如今,我也从一名普通护士一步步走上护理管理岗位,职位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守护患者健康的初心。为了能更好发挥临床专业护理特长,我先后取得了全国大专营养师资质、康复治疗师资质,并成为全疆唯一一名取得全国康复教师资格证和康复护士资质的人员。

  温情与奉献

  “护士是病房里生命的守望者,时刻守护患者安康,陪伴左右,帮助减轻痛苦,倾听鼓励患者,并将健康带回到他们身边。”一路走来,这段话如同我职业生涯的灯塔,指引我前行。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我学会了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患者的需求,用一颗温暖的心去感受患者的痛苦。

  记得刚工作时,医院科室收治一位因意外导致下肢瘫痪的患者,该患者情绪十分低落,充满绝望和沮丧。我知道,对于这样的患者来说,除了身体上的疼痛,心灵上的支持和关爱同样重要。除每天进行康复训练外,我利用午休时间陪患者聊天,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重拾生活的信心,同时我还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最终在我和康复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他成功“走”出了康复科,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却构成了我平凡的每一天。如今,当接到患者的感谢电话和送来的锦旗,我的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激励自己的未来的工作更加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护理工作者,参与驻村工作可以让我在最基层的地方发挥医护人员的专业优势,为乡村医疗事业的发展助力。2015年3月,我主动报名“访惠聚”工作,前往离家1600公里的国家级贫困县和田地区皮山县阔什塔格乡铁热克阿勒迪村驻村,担任自治区人民医院驻皮山县阔什塔格镇铁热克阿勒迪村工作组副组长,这一呆就是五年。

  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摸清村民基本情况、全面掌握村情……驻村五年来,我与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挨家挨户访民情。其中,自治区人民医院派专家前往皮山县进行唇腭裂和先心病儿童的筛查,我主动承担起了医院、驻村工作队和当地卫生部门之间的联络员工作,协助完成22名唇腭裂患儿及189名先心病儿童的筛查工作。

  2015年7月3日,和田地区皮山县发生6.5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我与村干部一同到村民家中走访。由于具备丰富临床护理经验,我被派往受灾最严重的皮西那乡参与灾后救治,并被派往皮山县人民医院对安置点设置、病人管理、救治规范等进行专业指导。尽管现场情况十分危险,还会伴有余震的风险,但我始终要先保障患者的医疗需求,还要帮助患者与家人取得联系,以便他们消除负面情绪。

  在和田地区皮山县这片土地上,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与使命,五年来,我见过他们淳朴的笑容,也听过他们内心的忧虑,在每一次的沟通中,都是心灵与职责的深度交融。驻村期间,我带领工作队取得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连续5年获得自治区“访惠聚”先进个人,驻村工作让我更加坚定走在这条充满爱与奉献的路上,为更多人的健康和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使命与展望

  近年来,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护理部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丰富服务内涵、实施科学管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护理人才,为守护百姓健康默默奉献着力量。而我,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

  二十九载春秋,我和其他许多同事一样,虽然也取得一些成就,这固然得益于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但更离不开医院对我们的托举。取得国家级康复护理技术教师资质,荣获自治区人才库专家成员、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这些荣誉既是肯定,也是激励,鞭策着我们不断前行。

  今年,是医院建院90周年,回顾医院90年发展的辉煌历程,我深感骄傲与自豪。同时,我也更加深刻认识到,作为医院的一份子,我们要紧跟医院的步伐,与它同呼吸、共命运。展望未来,我依然坚守初心,心中满载无尽的期待与憧憬。我深知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但我的使命永远不变—那就是守护患者健康,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护理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9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