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各族人民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光辉,全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补民生短板、强设施弱项、促功能提升,统筹协调城市产业和空间布局,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让城市真正造福百姓、服务百姓,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富裕的物质生活和富有的精神生活。
金秋时节,今年新提升改造的人民北路道路平坦,标识线清晰醒目,路旁点缀的彩旗迎风飘扬,绿化带里树木繁茂,花草飘香,为城市增添一抹亮色。
1954年,木垒县城内只有两条由砂石路组成的主干道和多条土路的小巷道,如今县城内11条县道纵横交错,83条乡道路路畅通,391条村道宽阔平坦,道路铺到了群众家门口,在便利群众出行的同时,城市路网体系不断完善,城市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木垒县出租车司机张鸿全说:“2013年,我刚进入出租车行业,记得一开始,道路坑坑洼洼,我们的车辆磨损大,还费油,而现在,路又宽又平坦,乘客的体验感也好,我们开车也舒服,钱挣得开心,看到木垒发展得这么好,作为木垒人,特别高兴。”
修得一路通,引来百业兴。近年来,木垒县始终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镇道路建设上着力追求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蕴。木垒县伴山旅游公路全长113公里,于2018年建成,道路经过了照壁山、东城、西吉尔、英格堡四个乡镇,在发挥连接各乡镇公路枢纽作用的同时,也为各乡镇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伴山旅游公路上串珠成线的多个景点不断完善和成熟的软硬件设施,民宿、度假村打造的热潮也在各乡镇乘势而起。
木垒县火车皮度假村负责人李建新说:“我们度假村就开在伴山旅游公路旁边。这些年,伴山旅游公路打造得越来越美,环境也越来越好,前来游玩的游客非常多,每年带来的经济收入非常可观。”
老旧小区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烙印,它的改造一头连着百姓民生,一头连着社会发展。在木垒县美康华小区和万家乐小区,昔日坑洼泥泞的道路如今平整宽阔,脱落的墙面也被粉刷一新,新建的休闲娱乐广场和停车场也为居民带来了便利。2017年以来,木垒县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先后对县城内36个老旧小区(院落)改造提升,群众身边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获得感越来越强。
木垒县居民雷春锦说:“我们小区改造前,真是脏乱差,相应得配套设施也没有,一下雨,地上都是泥水,而现在,这些问题都彻底解决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心里都是暖暖的。”
为了不断改善群众的生活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木垒县2013年建设了占地700亩的守静园,湖边的步道,远观的亭台楼榭,满足了群众健身娱乐休闲需求。
木垒县居民张梅英说:“自从守静园打造好,就成了我们舞蹈团队跳舞、锻炼的好去处,各民族兄弟姐妹们,一起唱歌、跳舞,非常开心。而且守静园地理位置好,环境氛围打造得很温馨,场地宽阔,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为我们的退休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经过70年的发展建设,木垒县城市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综合功能日臻完善,公共设施、道路桥梁、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逐渐完善。截至2023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36015元,农村可支配收入29680元。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木垒县70年来不忘初心、踔厉奋发的生动缩影,更是全县各族人民携手奋进、共谱蓝图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