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迎来90周年华诞。
薪火相传九十载,接续奋斗谱华章,为展现自治区人民医院90年办院历程与风采,抒写对医院热切的情怀,继承医院优良传统,医院举办了建院90周年征文活动,与医院一起成长的社会各界人士书写《我与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故事》,追忆医院90年发展历程,描绘记忆深处的动人细节,自活动开展以来,陆续收到了医院内外人士的热情投稿,现将优秀稿件进行选登。
自治区人民医院对广大投稿作者的辛勤付出、真挚情感与美好祝福表示衷心感谢。
“奶奶,我们去哪儿啊?”
“去医院看病。”
“我不去医院!”
“这个二医院水平最好,病一下子就能看好。”
“我不信,那为啥叫二医院,水平最好应该排第一啊!”
“叫二医院,因为是当年新疆的第二家医院,但水平可是最好的,院子里的人都来这里看病。”
5岁的我被奶奶生拉硬拽地坐上了7路公共汽车,我们在“二医院”站下了车。医院对我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恐惧的地方,奶奶拉着我的手走进了门诊。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很大,四楼是我要就诊的皮肤科。踏入走廊,那消毒水的味道、忙碌的医护人员,都让我感到紧张。
我趴在楼梯口的护栏边,偷偷看奶奶向医生描述我的病情。奶奶很担心我腿上的“瘊子”会越长越多,影响我上学,听说医院有激光治疗于是带我过来。我吓得半死,心想动画片里面激光连钢板都能打穿,用在我身上肯定得一个大窟窿。大夫是个很慈祥的阿姨,她叫我过去,仔细看了看,然后问我怕不怕疼。我先是摇摇头,然后又怯怯地点了点头。她笑了,说一点都不疼,让我不要害怕,用个棉签点一下就好了。她用奶奶说的很先进的设备,帮我解决了腿上的“瘊子”。“水平高、技术好、设备先进,大家都选这家医院”,这是儿时的我对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印象。
正是这次经历,让我对医疗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选择了医学专业。实习期间,我有幸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学习,那年医院正在盖新的外科楼,带教老师们对我们都很热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宝贵知识和临床经验。让我印象深刻的,有性格开朗、手稳刀准的外科主任;有风趣幽默、专业扎实的内科大夫;有严肃紧张、认真手消的院感专家;还有关怀生活、介绍对象的护理老师。
在深入了解医院的运行机制和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我见证了医院的老师们如何不辞辛劳地为患者提供治疗与关怀,也体验了作为一名实习生的责任与担当。正是自治区人民医院的老师们,让我逐渐明白了医疗工作的艰辛与伟大。“一家对患者和职工都充满人情味的医院”,这是学生时期的我对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印象。
“你好,是李扬吗?”
“我是,您是?”
“我这里是自治区人民医院人事科。”
“哦吼,你是谁?再别逗我撒!”
“我这边真的是自治区人民医院,请你准备一下,下周二参加入职考试……”
毕业季,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向自治区人民医院投了简历。在接到医院的电话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一系列流程后,医院安排我们新一批入职人员军训。“工作了还要军训?”当时大家都觉得很新奇。
正是通过军训,我们了解了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历史、文化、传承,学习了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也在最短的时间里彼此熟悉,为第一时间进入工作状态做了很好的铺垫。当时,我们做了一个电话联系本,方便联络。后来又建了微信群,群名从“来院五年”“来院十年”到现在的“来院十五年”,以后还会有二十年、三十年……
作为一名正式员工,我不断体会着这份职业的不易。每天,我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工作或者人群,需要时刻保持冷静、专业和耐心。我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开始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医院非常注重员工的成长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不论临床、医技、护理还是行政人员,医院都会积极送我们出去进修学习,开拓眼界的同时极大提升了个人能力。我从一个职场小白慢慢成长起来,并获得到基层锻炼的机会。有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又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在这样的医院工作有前途。
我在南疆的县医院工作过2年,每次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专家教授来县医院巡回医疗、技术推广时,只要给老乡们说“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专家来了”,现场总会爆满,甚至还有周边县市的老乡慕名前来就诊。医院在新疆人民心中的位置可见一斑。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自治区人民医院会在群众心目中这么厉害。2016年,我的女儿在医院出生了,作为一名职工,我感受到了医院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作为一名患者陪护,我也亲眼看到自治区人民医院一线医务人员务实的工作态度:产科抢救大出血DIC产妇,母子平安;新生儿科连夜赴基层,转运危重新生儿;麻醉科气管插管,及时有效;重症科不眠不休,护佑健康;多学科集中讨论,挽救病患。记得有一次,我参加重症医学科的全院病例讨论,老专家吴宗舜主任说,这个患者去过别的医院,都不敢收,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定要收,一定要尽全力,因为我们是他最后的希望。我想,正是医务人员的专业和敬业为医院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回首过去,我深感自己在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成长与变化。从儿时的紧张到如今的从容,从实习的懵懂到如今的成熟,每一步都离不开医院的陪伴与教诲。诗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要感谢自治区人民医院为我提供的成长平台,也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们。
在16年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医院文化的魅力。自治区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与同事们的相处中,我学到了很多,他们不仅是我的工作伙伴,更是我的良师益友。他们教我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处理紧急情况、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
我将继续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期待自己在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大家庭中继续成长、不断进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技能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继续在这片热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最后以南朝诗人沈约的《咏新荷应诏》结尾: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