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11时16分,随着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1L008—1L009号杆塔383米导线顺利跨越南疆铁路,工程实现全线贯通。至此,工程主体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进入投运倒计时。同时,这也是新疆首条跨沙漠铁路的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
8月24日,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跨越南疆铁路施工现场。(马元 摄)
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作为自治区推进电气化新疆、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点工程,是构建新疆环塔里木750千伏环网工程的重要一环,也是新疆首个国家补助资金的750千伏电网工程。
工程起自巴州750千伏变电站,止于若羌750千伏变电站,线路途经焉耆回族自治县、博湖县、库尔勒市、尉犁县、兵团第二师和若羌县。工程动态投资46.16亿元,新建750千伏线路长度880千米、铁塔1873基。工程于2023年3月25日开工建设,预计在2024年11月建成投运。
3月26日,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线路工程现场,两个张力场同时开展导线展放作业。(马元 摄)
该工程线路穿越的地形复杂多变,途经沙漠、湖泊、山地、湿地、胡杨林保护区等,沿线生态环境脆弱、建设施工难度大、作业风险等级高等问题尤为突出,工程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该工程超过90%的线路需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进行架设。沙漠的流动性大、风力强,导致沙漠铁塔基坑开挖成型率极低。建设者采用垒沙袋、挡沙板等办法解决基坑开挖过程出现的塌方问题,并提出“三快”施工方法(快速开挖、快速准备、快速浇筑)。这一方法大大节省了沙漠地区施工时间,也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针对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混凝土养护难的问题,建设者采用“点滴法养护”来保证混凝土基础的质量,利用特制的“点滴”装置向铁塔基础淋水。在基础表面缠绕覆盖混凝土养护膜,节约水源的同时提高保温保湿效果,保证了沙漠地区混凝土养护质量。同时,国网新疆物资公司紧盯供应计划,加强沟通协调力度,对项目保供过程及时跟进、纠偏,为工程顺利完成建设任务提供坚强物资保障。
2023年9月3日,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线路工程首基铁塔组立。(马元 摄)
该工程有37千米线路、68基铁塔,需要在地势险峻、没有道路的阿克塔格山建设。建设过程中,建设者采用索道运输方式进行塔材运输。因大型设备无法进入建设现场,铁塔组立采用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的方式进行作业。该组塔方式和起重机组塔作业相比,增加了施工难度,延长了工作时长,但有效保证了作业现场施工安全和质量。
工程有16.8千米线路穿越博斯腾湖景区,14.3千米线路穿越台特玛湖湿地公园,145.8千米线路穿越胡杨林,保护生态成为施工第一要求。
“在胡杨林保护区,我们采用前后挪动塔位、局部微调线路、增加铁塔高度等措施避免3600余棵胡杨被砍伐,最大限度保护胡杨及其生长环境。” 工程业主项目经理李俊说。 后期,工程建设还将全方位落实胡杨林保护各项举措,推动实现电网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2023年10月,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与台特玛湖湿地和谐共处。(马元 摄)
“为避让博斯腾湖景区,我们在保证线路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将穿越湖泊的线路段向边缘移动,有效缩短线路穿越长度,同时将线路档距由436米调整到487米,将湖区铁塔数由6基减少至2基,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有效保护了湖区生态。在台特玛湖湿地施工中,工程采用砂石料搭建作业平台的方式减少对湿地的破坏。据统计,整个湖区共搭建平台40个,单个平台面积1600平方米,增加工程投资1000余万元。”李俊说。
该工程投运后将与已经投运的库车—阿克苏—巴楚、巴楚—喀什、巴楚—莎车—和田3项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在建的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连接,形成环塔里木750千伏大环网。环塔里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覆盖面积将达到108万平方公里,接近我国陆地面积的九分之一。大环网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新疆南部地区主网架,大幅提升南疆光伏等新能源汇集送出能力,形成“北接南延西连东送”的750千伏枢纽型骨干电网格局,有力支撑新疆第三条交流、第四条直流外送通道的建设。
8月28日,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线路工程跨越南疆铁路,全线贯通。(杨慷 摄)
根据统计,截至目前,新疆已经有750千伏变电站28座、总变电容量达81504万千伏安,750千伏线路80条,长度达10165.19千米。新疆电网已形成“内供四环网、外送四通道”的主网架格局。按照规划,“十四五”末,新疆电网将形成“内供七环网、外送六通道”的主网架格局,为新疆能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提供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