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记者从博州水利局了解到,根据水位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博州地下水水位呈明显回升态势,其中第二季度地下水位同比上升0.71米,博乐市地下水位同比上升1.22米,精河县地下水位同比上升0.42米。
水资源匮乏,是博州长期面对的州情水情。近年来,博州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坚持地表水充分利用、水库水优化配置、地下水合理开采,通过设立硬指标、采取硬手段、实施硬措施,推动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走深走实,持之以恒推动河湖生态复苏,从“补水”“节水”到“控采”,地下水位实现连续多年持续回升,“藏水于地”的目标得以初步实现。
水丰,万物欣,生盎然;水尽,天地竭,物萧条。呵护隐藏于厚土之下的“生命之源”,刻不容缓。
在博州水利局信息化水旱灾害防御指挥中心,打开“一张网”,全州的机电井分布、运行的实时数据和告警预警等信息一目了然。这张“网”便是博州水利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
机电井是全州地下水开采总阀门,为了坚决把好这个总阀门,博州水利局全面落实超采区农业灌溉机电井“减二更一”和机电井提级审批措施,在确保322眼非法机电井不启封的前提下,累计已削减机电井数量86眼。大力管控地下水超采区复播行为,以水位变幅为导向,对地下水水位监测井设立19名“井长”,督促加强机电井巡查,及时排查水位变化因素,采取定时、分时、限时等措施管控地下水开采强度,推动了地下水管理体制机制不断优化。
除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阀门外,博州水利局坚持将地表水置换地下水作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结合河流来水偏丰状况,发挥精河县下天吉水库二期、哈拉吐鲁克水库等调蓄作用,春灌前科学调度增蓄水量3550.92万立方米,为农业生产供水和地表水置换奠定基础。发挥大河沿子中型灌区、博乐市达勒特镇地下水超采治理等项目效用,在地表水地下水混灌区域,增加地表水供给。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州地表水引水量较去年同期增加4000万立方米。
其次,博州水利局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方法,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现代灌溉技术,替代了传统的漫灌方式,显著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同时,通过改善水利设施,加强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尾水回收,减少了水资源的损耗。此外,博州还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工程,通过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生态建设,有效提升了水土保持能力和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从而有助于地下水位的恢复。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博州地下水位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稳步回升。不仅改善了当地的水资源状况,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
“未来,博州水利局还将继续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推广更多高效节水技术,并加强居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共同维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应加强对地下水位变化的监控和研究,及时调整水资源管理策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长期稳定。”博州水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鸣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