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疆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质控中心成立并召开首次质控会议

作者: 董翔宇 刘青    来源: 自治区人民医院    日期: 2024-08-22

  近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质量控制中心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承办的自治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质量控制中心成立暨第一届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会议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质控中心成立及制定质控标准”为主题,汇聚全疆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的质量控制标准,旨在推动医疗服务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提升医疗质量。会上,还进行了新疆结构性心脏病专科联盟授牌仪式,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新疆结构性心脏病专科联盟牵头单位,为全疆41家联盟成员单位授牌。

  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结构性心脏病的防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结构性心脏病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泛指一大类先天性或获得性以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和心肌病等。新疆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地区,因此,加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的质控管理,提升介入技术的质量,是新疆地区医疗工作的重要内容。

  “随着心血管介入领域高速发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血管介入领域的‘生力军’,在循证医学证据、科学问题探索、器械演化革新等多个层面均有关键突破。如何将最优的药物治疗与最新的器械技术进行最佳匹配及结合,需要广大心血管医师同舟共济、共同探索。”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毅宁作为新疆心血管疾病学术带头人在致辞时表示,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新疆卫生事业的主力军,2021年3月成立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经过3年建设,顺利通过心脏瓣膜中心评审,团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目前TAVR技术全路径已在医院落地生根,成功救治了诸多高危、复杂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参与了多项TAVR治疗国内多中心研究,在国际、国内学术领域发出了新疆声音。

  今年5月,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批准,由自治区人民医院担任自治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质量控制中心主委单位,与各成员单位一起共同做好自治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

  “质控中心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全面开展质控数据收集与监测,进一步规范质控中心质量监测、评价、反馈和改善的全流程管理,推进全疆诊治流程同质化、标准化及规范化发展。”杨毅宁表示,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该质控中心主委单位,将带领各成员单位齐心协力、履职尽责,深入开展质控培训与医疗质量改善行动,加强对接国内先进医疗机构,搭建高水准的学术交流、技术引领平台,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共同促进心血管病诊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梁宁针对目前新疆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发展趋势及质控需求提出了要求,希望自治区人民医院做好新疆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质控中心质控工作,指导各地州各医疗机构开展治疗,实现质控数据采集病种和区域的全覆盖,从而达到质量改进和各专业质量持续提升,推进全疆诊治流程同质化、标准化及规范化发展。

  会上,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主任李国庆介绍了质控中心构架及质控分中心建设情况。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依彤教授、马翔教授、李晓梅教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刘俊明教授、谢伟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姜述斌教授,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卡地尔·依米提教授、巴州人民医院熊新华教授、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吾麦尔江·克力木教授等分享了他们在质控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方面的宝贵经验,与会者纷纷加入讨论,共同为提升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出谋划策。

  会上还展示了新疆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案例,进行了两台球扩瓣和自膨瓣手术的实操演示和现场指导,与会医生得以深入掌握先进的介入技术和质控方法,从而整体提升医疗团队的专业素质。

  经过与会专家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新疆地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质控中心制度和质控标准,并以此持续推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诊疗服务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进程。未来,新疆将继续加强质控管理、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人才素质,积极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的医疗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结构性心脏病防治事业的持续发展。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9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