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到病房去查房,周一、周三及周五下午门诊。其余时间就是在消化内镜室,为患者做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全院消化相关的会诊工作我也需要去……”8月9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白鸟湖医院)援疆专家赵菊辉向记者介绍着自己一个多月以来的工作日常。
赵菊辉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是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诊治,擅长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及胆胰疾病的诊治、超声内镜及各种内镜下治疗。今年7月,赵菊辉按照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安排,来到西安交大二附院新疆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白鸟湖医院)开始为期3个月的国家呼吸疾病区域医疗中心派驻工作。
赵菊辉给患者检查中
一个月过去,170多台消化内镜手术,是她忙碌工作的缩影,逐渐顺畅的消化内镜检查流程,是她默默努力的结果。而少有人知的是,她这些工作,是在医院一边照顾两个孩子,一边完成的。
“不允许遇到困难就退缩” 我要带着家人去援疆
“因为我婆婆已经去世,公公患有胃癌,家里有两个孩子,而我爱人是工程师,需要经常出差……”说起带着家人来援疆的缘由,赵菊辉有些不好意思。她还记得,在接到援疆任务的时候,也曾烦恼过,然而,作为一个有着20年党龄的党员,她不允许自己遇到困难就退缩。“慎重考虑后,我想是否可以带着家人去援疆,在和本院以及新疆医院进行沟通后,组织同意了我的想法。”
7月6日,赵菊辉带着母亲和两个孩子跨越千里,来到新疆。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西安交大二附院新疆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白鸟湖医院)妥善安排了她和家人的住宿饮食等问题。没有了后顾之忧,赵菊辉来不及带着家人欣赏新疆的风景,当天就投入了工作。
“新医院嘛,比较缺人,我来了就尽快发挥作用。”赵菊辉迅速担负起了综合内科消化相关疾病的诊治工作,带教查房、手术带教、日常门诊、多科室会诊……赵菊辉的工作排得满满当当。消化内镜手术,是赵菊辉的一项主要工作。西安交大二附院新疆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白鸟湖医院)的《2024年消化内镜工作量汇总表》显示,医院消化内镜手术台数在逐月提升,3月份22台、4月份94台、5月份146台以及6月份103台。数字增长的背后,是病患对医院的信任度在不断提升。
“我的原则就是尽量不让病人等的时间太长,有时候发现病人约的时间太长了,我会让他们加上,最多的一天排了19台手术。”赵菊辉说,自我加压的结果,除了让自己和科室的医护人员累了一些,换来的是一个月170台手术的新高峰,在不断磨合中,手术流程也更加顺畅。8月上旬我们的诊查量还在增加,已经超过7月总量的50%,辛苦之余,更多的是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认可和赞许后的欣慰和自豪。
“留下更多东西!” 用实干推动科室发展
“作为援疆专家,除了本职工作,我还想利用这有限的时间,给新疆医院留下更多东西。”赵菊辉说。
随着临床工作的开展,赵菊辉也对科室目前的现状、存在的短板及日常工作需求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自己的特长,她开始主动为医院消化学科的发展想办法。
“科室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人才比较短缺,”工作之余,赵菊辉在西安交大二附院新疆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白鸟湖医院)收了一名小徒弟杨琴。“一方面把技术交给她,希望她可以在我援疆工作结束后,承担起科室的一部分日常工作;另一方面,也为打通人才交流通道做好准备,她后面可以到西安进行深造,为新疆医院培养人才!”赵菊辉说。
除了“师带徒”,更大范围地提升科室医疗技术水平,进行专业讲座,是赵菊辉想到的另一个办法。她开始每周在科室内进行一次专题讲座,将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检查等方面的知识,直观系统地讲解给科室成员,为科室成员带来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时,她还计划定期举办疑难病例讨论,进一步提高科室医生的临床技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新疆医院可以分批派出医护人员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进修学习,也可根据科室发展需求,不定期调派本院高年资医师来白鸟湖医院传授经验;可以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口碑,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提高临床实力和竞争力;逐步将目前的大综合科室发展成专科……”赵菊辉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一项项促进医院学科发展的一些想法,她希望在援疆工作结束后,交给医院领导,为医院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这次援疆,虽然有一些波折,但克服了困难,工作开展的越来越顺利,很有成就感!”赵菊辉说,接下来,自己将更好地融入到医院发展的进程中,积极发挥援疆作用。“我立志做两个医院之间的桥梁,现在努力把根基打牢,将来即使援疆工作结束,我也依然可以发挥作用,为西安交大二附院新疆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