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赋能强动力 砥砺奋进启新程
——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十二师高质量发展成就巡礼·国资国企改革篇
立足九鼎农产品市场全国果蔬集散地产业,全国首个新鲜果蔬“属地直通”在第十二师先行先试,有效推动新鲜果蔬国际贸易降本增效;将全师商贸物流类企业重组整合为中瑞商贸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其整合五大市场,申报兵团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天恒基汽车城取得兵团首个二手车出口许可证,推进兵团二手车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改革活水来,搅动满目春。
新时代的十二师国资国企改革画卷,在一项项深刻变革中铺展开来,一批符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市场竞争力强的十二师国企攥指成拳、浴火重生。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更是国有企业做优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一直以来,十二师在师国企改革发展和国有资产科学监管上锐意创新,打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组合拳,国有经济发展呈现出结构改善、质量提升、实力增强、监管深化、保值增值的良好态势,国有企业破茧重生,成为驱动全师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截至今年6月底,师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502.01亿元,同比增长6.96%,累计营业收入82.23亿元,同比增长38.71%。
举旗定向 蹄疾步稳推进改革
从老牌乳企到上市公司,跃升为新疆乳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并跻身中国奶业20强,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润乳业”)演绎惊艳蜕变。
2013年,天润乳业还是一个产能落后、创新不足、市场开拓力不强的老牌国企。面对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天润乳业党委锚定“用新疆资源,做全国市场”的战略目标,推动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精准对接,凝聚起强大力量,打赢了翻身仗。
天润乳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让表示,成绩的取得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天润乳业将党建优势切实转化为竞争优势,持续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标准和数字化集成示范体系,辐射带动兵团乳制品产业加快发展。在今年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公布最新“双百企业”“科改企业”名单中,天润乳业荣获“科改企业”称号,已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十二师党委按照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企振兴行动”等部署要求,围绕“控风险、降负债、聚主业、推改革、建机制、强效益”改革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有机结合,通过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推进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和专业化重组,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今年6月7日揭牌成立新疆天融通投资管理公司,由十二师财政局直接出资并履行股东监管权力,整合和管理师属国有金融资产,发挥国有金融资本作用,为师域市场提供优质金融服务,预计年内将为3000家企业商户提供服务,助力十二师金融业和实体经济良性发展。
2024年上半年,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十二师党委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重组九鼎农发集团、中瑞商贸物流集团,形成一系列2家师一级企业、4家提级管理集团公司的“2+4”企业模式,构建了聚焦主业、发挥优势产业的“四梁八柱”,推进“一企一策”改革。
“改革后,师属企业进一步聚焦主业主责,剥离低效无效资产、非主业类资产等,轻装上阵提升竞争力。同时,授权放权、提质增效效果明显,师属企业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良好局面。国资监管方式进一步优化,明确了权责清单,构建‘三位一体’审计监察体系,制定了团场国资监管实施意见,国资监管实现全覆盖。”师财政局(国资委、金融办)党委副书记、国资委主任邵军歌介绍说。
履机乘变 改革助推发展提速
5月10日,在新疆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一车车满载着新疆优质果蔬的“十二师九鼎农产品市场—阿拉木图冷链卡航”完成海关查验封装后,发车驶向阿拉木图,标志着十二师创新推出的“中亚果蔬进出口基地+跨境冷链物流+属地直通”模式全面运行,为十二师推动外向型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将口岸通关前置到‘九鼎’,装完货后通过霍尔果斯绿色通道直接出境,减少了两次倒装,至少减少了一天的运输时间,仅损耗就可降低10%至15%。”九鼎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凯说。
改革与发展相伴相生,改革始终是引领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力量。十二师组建新疆九鼎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推动农业产业整合,实现农产品园区投运、农资服务、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协同和优化;中瑞商贸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合师属商贸物流资源,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链体系,逐步形成“大商贸、大物流、大流通”体系……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实现了企业间优势互补,有力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了产业竞争力。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止境。聚焦主业搭建专业化集团公司,十二师按照6个一类企业(“国资集团”“天恒基集团”“兵团文旅投公司”“天润乳业”“中瑞商贸物流集团”“九鼎农发集团”)、2个二类企业(“水业集团”“天融通投资公司”)的“6+2”模式运营,全力推进农业资源、资产整合,水利体制改革,做强做优商贸、物流、园区、市场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
地处天池脚下的阜北麦客制粉有限责任公司原是十二师二二二团下属的一家粮油加工企业。在近年国企改革的浪潮中,特别是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该公司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了提质增效。在2023年面粉行业低迷的情况下,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110%;加工小麦4万余吨,同比增长130%;销售量3.8万吨,同比增长120%,创下了“三个百分之百增长”。
经营业绩是衡量国资国企改革成效的“试金石”。师属企业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98.74亿元,增长到2023的147.20亿元,增幅49.08%,国有企业的作用更加凸显。
简除烦苛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直面国有企业“干部终身制、员工铁饭碗”顽疾,十二师加快从传统、永久的“铁饭碗”身份管理向任期制、市场化的岗位、绩效管理转变,不断深化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权责明确、激励跟约束相配合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
“天恒基集团”建立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构建战略规划牵引、执行过程反馈、结果激励驱动的绩效管理体系;“国资集团”着力完善经理层责任向下传递、各层级履职管理、考核结果刚性应用等关键机制覆盖全员……
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十二师国有企业纷纷“瘦身健体”“压缩层级”,持续深化“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搬掉师管干部的“铁交椅”,对师直属企业的经理层班子成员实行市场化选聘、管理契约化、刚性退出制度化。通过定机构、定职数、定员额等方式,推行集团本部“扁平化”“大部制”管理,严格控制内设机构及人员数量,压减法人企业数量、精简管理部门、优化员工数量,有效提升用工效率……
革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天恒基集团将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资产和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形成建筑建材、热力、市政安保、公交、房产、资管、能源、供应链等14家二级管理企业,减少企业数量50%;国资集团整合供应链企业、物业管理类企业,对希望电子、希望输变电两家同业企业分别明确持续经营和出清路径;九鼎农发集团对地州市场采取“托管”模式,发挥股东属地优势,输出九鼎一批农产品市场资源,解决管理难题。
改革,持续向国有企业注入强劲动力。
2023年6月,《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新一轮国企改革正式启动。十二师坚持突出实业、聚焦主业、做精一业,着力打造主责主业更加聚焦、业务结构更加清晰、核心功能更加突出的优质企业,国有企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又一次扬帆远航。
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片来源:十二师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记者:冯晓玲
通讯员:蒲炳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