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件文艺精品送到各族群众身边,一座座文化活动场馆相继建成,一个个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十年来,霍尔果斯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丰富了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凝聚起推动霍尔果斯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力量。
设施体系更加完善 群众点赞
“这里书籍很齐全,环境也非常舒适,我和同学们都喜欢在这里看书。”正在霍尔果斯市图书馆看书的小朋友王璇高兴地说。
在图书馆开展活动
建市十年来,霍尔果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不断扩大和完善,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分布趋于均衡,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人气高涨,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图书馆分馆6个、图书漂流分享点6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3个,且全部免费开放。“城市书房”“城市共享空间”等特色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群众够得着、用得上,充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效性。
“今年以来,我们以‘霍尔果斯晚8点’‘跟着图书馆去旅行’‘暑期嘉年华’等为主题,走进图书馆、景区、社区图书服务点开展读书沙龙活动,让老百姓充分了解当地文化资源和民俗风情,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品位。”霍尔果斯市文博院副院长赵娜说。
公共活动更加丰富 群众共享
随着夜幕降临,伊车嘎善锡伯族乡伊车嘎善村的广场上也逐渐热闹了起来,璀璨的灯光把周围的一切照得通明。“来,再排一遍。”村民郭小荣和她的伙伴们正在抓紧排练节目,随着音乐响起,大家变换着舞蹈队形,努力地把每个动作做到最好。
群众文艺活动
伊车嘎善村村民郭小荣:“现在村里面有活动室、有广场,我们闲下来就过来跳跳舞蹈,编排一些节目,每年的节庆,我们都会进行演出,演员都是周边的村民,我们希望向大家展现新时代妇女的新形象。”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大家不再满足于坐在电视前被动地欣赏文艺节目,而是走出家门到广场上舞起来、唱起来,让自己成为文艺活动的主角。
关萍长年在农村务农,以前的生活轨迹基本上是从家里到田间两点一线,没有社交,没有休闲娱乐。然而这一切从十年前改变了,从最初的不好意思到如今的落落大方,她通过跳广场舞不仅收获了快乐,更增加了自信。还经常跟着舞蹈队到周边村庄进行公益演出,并用短视频记录下跳舞时的精彩片段,在社交媒体上收获了不少粉丝。
为更好地适应群众需求,霍尔果斯积极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形成了国门半程马拉松、桃花节、乡村“村晚”“村BA”“百日文化广场”“遇见霍尔果斯”文旅演艺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参与人数屡创新高。群众在文化活动中不仅仅是观众,还是演员、导演,站C位,唱主角,成为真正的活动主体。据统计,目前全市群众文化团队已超过20支,比2014年增长了80%。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群众传承
葫芦烙画、锡伯族刺绣、鸳鸯琴……根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和特色,霍尔果斯市以传承人保护为中心,打造、开发了一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和保护中唤起群体记忆和情感共鸣,让文化甘露滋润各族群众的心田。
十年来,霍尔果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针,始终把抓项目、建名录、强基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作来抓,积极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目前,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6项,其中自治州级1项、市级5项,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人。
葫芦烙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在于它对传统文脉鲜活的展现,而其延续的主要载体则是人。霍尔果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择一业、终一生”的匠心与执着,守护文化根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迷人光彩。曹光耀专注葫芦烙画,以葫芦为纸,铁笔生花“烙画”出精彩人生。走进他的工作室,仿佛走进了葫芦艺术世界,从桌上到窗台,从地面到墙上,林林总总摆着近百个葫芦,大到半米多高,小到只有花生大小,葫芦上烙画出各式各样的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一件作品都让人惊叹不已。
曹光耀说:“政府非常支持我们发展葫芦烙画,在旅游景点、博览会展区、桃花节、西迁节等都会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展览销售机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激发了新的消费需求,为霍尔果斯的文化旅游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
“我们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等多种形式,以“文化+旅游”的融合方式,将这些特色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现给市民及游客,不仅提升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文化的传承、发扬,也让大家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到霍尔果斯的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霍尔果斯市文博院副院长赵娜表示。
新时代新征程,霍尔果斯将加快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霍尔果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