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建筑工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城市建设,福海县发挥信息化优势,构建智慧工地云平台,为工地管理配备“千里眼”“顺风耳”,让工地管控变得“耳聪目明”。
8月14日,在福海县森海生态酒店建设项目工地,工人们通过刷脸识别技术进入工地,这一智能化的门禁系统不仅保障了工地的安全,也大大提高了人员进出的效率。福海县森海生态酒店建设项目工地负责人王忠强说:“‘智慧工地’系统包含实名制、环境监测、安全监测等9大模块,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工地管理者可以更精确地掌握施工进度、资源利用情况和人员安全等信息。这不仅有助于优化工地运作流程,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还可以降低人力资源和材料浪费,实现更精确的成本控制。”
减少工地施工各环节造成的扬尘污染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工作。为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福海县在项目施工现场安装智能监控设备,感知灰尘、噪声等指数,将数据在平台端整合,方便精细管理。同时,在重点区域布设视频监控,对不规范行为及时预警。福海县住建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苗腾蛟说:“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了对工地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管理,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安全监管效能,降低人员管理成本,还能更好地保障施工安全过程管理,实现发生问题后可追溯。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智慧工地’的推广和支持力度,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慧工地云平台的广泛应用,使施工全流程实现了从“人管”到“科技管”,从静态监管到实时动态监管,从被动应急处理到主动预警的转变。今年,福海县共创建“智慧工地”9个,并已全部录入系统,连接至自治区“智慧工地”监管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应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