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沙雅县6000余亩葡萄陆续进入采收期。沙雅县红旗镇古再勒村因全村各户家家都种植葡萄,被称为葡萄村。眼下,该村的葡萄已开始采摘装箱,不久将销往嘉兴、河南、宁夏等地,为当地居民带去“舌尖上的甜蜜”。
8月12日,走进古再勒村葡萄种植基地,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质地如玉晶莹剔透,鲜嫩欲滴,散发着甜蜜的气味。葡萄架下,果农们动作娴熟,正在采摘、装箱、运输葡萄,现场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8月12日,在沙雅县红旗镇古再勒村,村民们盛装出动,正在采摘葡萄。 程磊 摄
沙雅县红旗镇古再勒村村民尼亚孜·伊明说:“我家有60亩地的葡萄,年收入在10万元,我家(还)在葡萄园又开了一家农家乐,生意比较好。”
古再勒村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村,该村位于217国道东侧,交通便利,再加上位于流动性沙丘边缘,土质特别适合种植葡萄,这些有利条件让全村521户家家都种植了葡萄树,葡萄树种植总面积达1100亩,每年的产量能达到450吨,由于该村所产的葡萄成熟早、糖分多、香气浓、质地优,每年都能大批客商前来采购。除此之外,该村村民自家的葡萄收获完了后,还能就近打工,也能挣到一笔钱。
葡萄基地里,葡萄挂满枝头,沉甸甸、圆鼓鼓的葡萄一串串整齐排开,散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佐合热古丽 摄
沙雅县红旗镇古再勒村村民米哈日阿依·图尔迪说:“每年葡萄成熟的时候,我们都会来这里帮忙采摘葡萄,每天有100-150元的工资,每个月能赚到3000-4000的工资。”
为了让葡萄产业更具发展潜力,红旗镇持续深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依托现有葡萄资源,引进特色品种,引导完善“农户+合作社+公司”市场机制,让葡萄这种特色产品“出村进城”,还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和葡萄采摘,大力促进“甜蜜经济”多点开花,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如今,古再勒村每年因葡萄产业可产生经济效益100多万元,葡萄产业“串”起了群众甜蜜的生活。
沙雅县红旗镇社会事务办干部热孜宛古丽·麦麦提说:“目前,红旗镇古再勒村葡萄种植面积1100亩,下一步,我们将在精细化管理和提高品质上下功夫,加强葡萄日常技术管理,不断延伸产业链,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