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银艺匠心 传承古老手工技艺

作者: 布丽恒 其其格    来源: 尼勒克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4-08-12

  在尼勒克县,一些古老的手工技艺被传承和创新,吾太·别格吐尔逊就是其中一人,他以精湛的技艺和对传统工艺的执着追求,默默守护着银饰制作这一古老的技艺。

  吾太·别格吐尔逊是尼勒克县克令镇群吉村村民,他的父亲是一位能工巧匠,经常帮村里的牧民制作马具和各类银饰,他就跟在父亲身边当小帮手。从小的耳濡目染和刻苦钻研,让他练就了一身本领,在他家仍然保留着百年前的镀银马具、服装首饰。走进他的工作室,工作台上摆满了各种工具和材料,锤子、钳子、锉刀在他手中灵活运用,一件件精美的银饰在他的巧手下逐渐成型。他的作品不仅具有传统的韵味,还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受到各族群众的青睐。

  尼勒克县木斯乡托铁村村民 阿迪列提江·多兰说:“他家的马具质量特别好,我用了很多年了,今天又买了一个新的,好看又耐用。”

  据了解,银饰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银匠首先要把熔炼过的白银经过反复锤打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然后利用压、錾刻、镂、拉丝等工艺,制作出精美纹样,再焊接或编织成型。一件银饰需要经过近30道工序才能完成。一套好的马具,既是马背上荣耀的象征,也是一件精湛的工艺品。除此之外,吾太·别格吐尔逊还擅长素描画,绘制民族元素刺绣图案以及在木头家具上画各种精美的图案,2008年他被评为哈萨克族手工艺品制作技艺传承人。

  尼勒克县克令镇群吉村村民 吾太·别格吐尔逊说:“手工艺品的质量和美观是最为关键的,我不断地观察、学习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元素,融入到我的作品中,做出更多精美的手工艺品。”

  尼勒克县克令镇群吉村村民 苏恩格拉·吾太说:“我爸爸已经做了20多年了,受爸爸的影响,我对传统工艺品的制作也有了极大的兴趣,也学习了如何制作这些手工艺品。我跟父亲一直在不断学习和创新,尝试将传统的工艺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让我们的作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同时,也通过网络等渠道积极宣传我们的民族手工艺,让更多人了解它的价值。”

  在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的道路上,尼勒克县委、政府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去年,吾太·别格吐尔逊家评为文化大院,并获得政府资金补贴 1 万元。

  尼勒克县克令镇党委委员、统战委员 叶尔哈那提·吾肯说:“一直以来,我镇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并积极扶持手工艺人,我们会持续加大扶持力度,组织培训、加强宣传推广,让这一优秀的民族技艺能够源远流长,不仅成为我镇文化名片,更能在全县乃至在全疆内展现其独特魅力,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积极作用,使各民族文化成为连接各民族心灵的桥梁。”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9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