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哈巴河县积极探索科学养畜、产业转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畜分离,产业结构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助推农牧民增收致富。
8月5日,走进加依勒玛乡拜格托别村牛养殖示范基地,远远便听到“哞哞”声此起彼伏,从昌吉州引进的西门塔尔奶牛吃上了饲养员们精心准备的饲料。
“这次引进的奶牛体格大,容易饲养,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也切实得到了养殖效益,现在日子过得很幸福。”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拜格托别村村民阿迪力别克·巴合提亚尔说。
加依勒玛乡拜格托别村是牧业转型示范村,该村依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标准化养殖基地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将养殖产业发展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拜格托别村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贴息贷款300万元,由村集体承担贴息后的利息,从昌吉州引进400头西门塔尔奶牛,改良牛群品种,减轻村民的还贷压力。
加依勒玛乡配套完善饲料采购、养殖管理、收益分配等相关工作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定期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信息,带动辖区养殖户增加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我们引进的是西门塔尔奶牛,体躯高大、结构均匀、适应性强,肉质优良,脂肪含量低,比较适合我乡的自然条件。本次奶牛的引进,是全乡牛羊全产业链重要的一环,也是积极推动我乡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步。”加依勒玛乡副书记、政府乡长杜曼·哈德力别克说。
为切实促进乡村振兴与养殖产业有效衔接,加依勒玛乡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奶牛引进管理程序,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疫苗注射、采血检疫,消毒等安全措施,建立养殖档案。隔离检疫合格后,合作社将按照村民预定的数量,将牛分发给村民。
“我今年预定了两头牛,一头牛1.5万元。今年手里没钱,合作社帮我贷款买了牛,村集体经济给我出了贷款的利息,我只需要出3万块钱的本金,就能把牛领回家。3万块钱可以分期3年还清,这个政策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太好了。”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拜格托别村村民金太·朱曼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