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返乡学生全面了解家乡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更好地为家乡发展聚心聚力聚智,英格堡乡开展“游家乡、看变化、谈感想”为主题的返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返乡学生争做家乡建设发展的“宣传者”和“参与者”,为家乡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们分别前往菜籽沟村木垒书院、刘亮程文学馆、清艺书画工作室以及月亮地村研学点位进行实地参观。
在菜籽沟村参观了木垒书院,在木垒书院濡沐书香,领略古韵。随后参观了刘亮程文学馆,刘亮程文学馆是集文学成就系统展现与著作文物馆藏于一体的展馆。目前是新疆唯一的文学馆,刘亮程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等,他的文学植根新疆大地,深情关注书写新疆各民族文化生活,学生们在这尽情感受、领略文字的力量,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情感,被文学馆的藏书和刘老师的文学著作所震撼,一致表示会向更多的人推介自己的家乡,让更多的人前来感受乡村的安静和乡土文学。
在新疆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菜籽沟村入驻艺术家邓世红老师的“清艺书画工作室”,邓老师带领学生们参观自己的工作室,展示她在菜籽沟完成的作品,并说道:“菜籽沟不同于别处的是,开春时别处还没绿的时候,菜籽沟的耕地虽是黑色的,冬麦却是绿油油的,杏花和苹果花也都在争相盛开。我在这更多的是来拓宽传统中国画的题材,更新传统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这姹紫嫣红和奇花异木,表现这浓荫碧绿和勃勃生机。”
随后,为让返乡学生了解地方传统文化,拓宽知识面,到月亮地村研学点位体验石磨鹰嘴豆,现场感受老物件的神奇魔力。转动的石磨将鹰嘴豆磨碎,粉顺着上下磨之间的空隙缓缓而下,落在磨盘上,不一会儿就沿磨边堆成一圈小山丘,大家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除了石磨鹰嘴豆,大家还沉浸式体验了植物扎染、手工剪纸等传统民俗技艺。一方小小的染布承载着数千年的劳动智慧,在孩子们手中变成了五彩斑斓的艺术品。大家在一声声惊叹声中,体验非遗技艺,感受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
现场观摩结束后,召开了总结交流座谈会。各村大学生代表结合各自专业进行交流分享,畅谈近年来对家乡发展变化的体会和感悟,并对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近几年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有了艺术家们的进驻,英格堡乡通过一幅幅画、一篇篇小说得以传播,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前来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和文艺的熏陶。我将把此次拍摄的短视频、照片上传到网络,让更多的人了解英格堡,看英格堡的美景、品英格堡的美食、住英格堡的民宿、争当‘旅游推荐官’,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庙尔沟村大学生说道。
此次活动让广大返乡学生近距离体会英格堡乡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激发了广大返乡学生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进一步增强返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下一步,英格堡乡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积极引导优秀学子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英格堡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通讯员:木丽得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