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岗位当阵地、把工作当事业,主动靠前、入户奔走、积极为群众宣传合作社模式下的新时代刺绣产业前景,主动为周边群众传授刺绣手艺,坚定群众就业致富信心,她就是党的二十大代表、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乡锡伯族民族刺绣及手工制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萍。
曾在新疆服装设计院学习服装设计与裁剪的李萍,回到家乡后利用自己的手艺开办了一家裁缝店。
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乡锡伯族民族刺绣及手工制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萍说:“1986年回到家乡以后,我在村里开了一个小小的裁缝铺,当时乡里乡亲的都到我那儿去做衣服或者是缝缝补补,有的时候,我看老百姓家庭条件不太好,我也就免费给他们做衣服,或者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00年起,“单打独斗”多年的李萍有了抱团发展的想法,她发挥自身影响力和号召力,上门动员有刺绣技术的妇女走出家门,先后成立纳达齐牛录乡刺绣协会、纳达齐牛录乡锡伯族民族刺绣及手工制作专业合作社等,让更多的姐妹走出家门、走进合作社,变身成为社员。
“我发现我周围的姐妹们都在家做刺绣,所以我把大家召集起来办一个刺绣合作社。”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乡锡伯族民族刺绣及手工制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萍说。
经过多年的努力,合作社的社员由最初的几人壮大为现在的40余人,绣品也由最初单一的品种发展为几十种。同时,为将民族传统绣品与现代化生活相融合,李萍积极对接跑办注册商标,和姐妹们共同开发文创产品等绣品10余种。
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乡锡伯族民族刺绣及手工制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萍说:“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产品,只是供自己使用,或者是给当地的老百姓,有的就免费送了,也没有什么创新,后来成立合作社以后,我们的产品从单一的服装、鞋帽开始研发出了十余种新产品,比如说床上用品、服装服饰、鞋帽、头饰,还有一些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等。”
作为一名农牧民党员,李萍充分发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村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村级各项事务献计献策。
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乡锡伯族民族刺绣及手工制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萍:“在我们合作社当中有四名党员,所以我们21年成立了党支部,我担任了党支部书记。”
身为一名党员,李萍积极响应村党支部的号召,积极跑办群众的困难诉求,正是胸前闪耀的党徽,成为李萍无穷无尽的精神源泉。2009年,该村村民陶英英的爱人因事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这让陶英英精神状况很差。得知这一情况后,李萍主动找到她,鼓励她振作起来加入到刺绣合作社。
“陶英英为了照顾丈夫,还有照顾家庭,家里也有老人,她就没有办法出去打工,或者是到外面挣钱,所以我就积极的鼓励她到我们合作社来,因为我们合作社的就业时间比较有弹性,她以一边照顾家里,也可以一边在这里边学边挣钱,所以在我的鼓励下,她到我们合作社已经十几年了。”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乡锡伯族民族刺绣及手工制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萍说。
陶英英来到刺绣合作社边学手艺边照顾家里,因为喜欢刺绣,加上李萍的鼓励与指导,她学会了制作精美的绣花鞋和服饰,每天与合作社共事的姐妹们一起学技术、聊家常,性格也开朗了不少。
纳达齐牛录乡纳达齐牛录村村民陶英英说:“困难的时候,李萍姐就鼓励我,她让我到刺绣合作社来干点儿活儿,刚开始的时候,一边在地里干,一边在合作社干,生活条件也好了,在刺绣合作社已经干了13年了,收入也稳定,现在干劲也十足。”
如今的陶英英性格开朗,生活美满幸福,还成为了村里数一数二的锡伯族刺绣能手。
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乡锡伯族民族刺绣及手工制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萍说:“我们纳达齐村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在我们村里,邻里之间互相搭把手都是很平常的事儿。”
2022年10月16日是李萍终身难忘的日子,她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现场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感觉无比光荣的同时,更深感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参加完党的二十大返程回来的路上,李萍就开始整理学习笔记,思考宣讲重点内容,琢磨着用什么话语才能表达出自己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深刻感受。
“第一时间把党的声音传递到每家每户,包括我的合作社的姐妹们,之后我就走街串巷,走进老百姓的家中,把党的声音用自己接地气的语言传递给老百姓。”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乡锡伯族民族刺绣及手工制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萍说。
李萍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以致用并不断充实完善,对照学习谈感想说体会,将理论政策与生产生活融合学习,结合所见所学、所思所想,用接地气的语言将大道理“讲小”“讲细”“讲实”,以“乡音”传“党音”,以实际行动向身边人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信心和干劲传递给广大党员干部,引导大家踔厉奋发跟党走,昂扬奋进新征程。
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乡锡伯族民族刺绣及手工制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萍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的二十大代表、合作社的理事长,我将带领我的姐妹们用指尖技艺转化成指尖经济,让更多的姐妹走进合作社,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我们美好的明天。”
截至目前,李萍通过视频、会议、入户等方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180余场次,受众1.6万余人次。
借助全域旅游的东风,在李萍的带领下,合作社成功将锡伯族刺绣品打造成旅游“明星产品”,线上线下推介销售,合作社年生产各类绣品6万件,产值40余万元。
“我觉得我们这个传统的工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需求,我也和我们的合作社的姐妹,积极的探索、研究,研发出了一些新产品来适应我们现在的新生活的需求。”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乡锡伯族民族刺绣及手工制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萍说。
对于李萍和姐妹们来说,锡伯族刺绣作品不仅仅是带动增收的“金钥匙”,更是她们幸福生活中的“美丽事业”。
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乡锡伯族民族刺绣及手工制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萍说:“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来打响我们锡伯族刺绣的一个品牌,让我们的锡伯刺绣,走的更远,走的更好,我对这个非常有信心。”
对于李萍而言,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合作社的理事长,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责任,未来的道路上她将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