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博州进入三伏天后迎来了持续高温天气,正式切换成了“炙烤”模式。在这阳光炽烈、热气蒸腾的盛夏时光,涌现出一群不凡的身影,他们不惧酷暑挑战,以无畏之姿迎接“烤”验,汗水如泉涌,却依旧精神抖擞,在炎炎烈日下屹立不倒,以辛勤的汗水灌溉出最动人的“炎”夏风采。
晌午时分,日头逐渐升高,走进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博州分公司博温路加气站,工作人员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因为气体中含有甲烷成分,接触到皮肤会损伤皮肤,所以加气站的员工一年四季都身着蓝色长袖阻燃防静电服。他们的脸上挂满了汗珠,但手中的操作却丝毫没有马虎。每一次操作,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无误的同时,给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加气员山巴依告诉记者,加气站一天的加气车辆能达到3000多辆,加气提拉动作就要达到6000次左右,特别是夏季天气炎热,引擎盖子打开的一瞬间,热浪扑面,“作为我们加气工来说这些都是为了加气安全操作的流程,都很正常。”山巴依边说边抹去脸上的汗水,继续投入到工作中,为能源供应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随着气温的节节攀升,正是下班高峰期,博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执勤民警们站在过往的车流中,指挥着繁忙的交通。警服在烈日下经历了无数次湿透与风干循环,皮肤晒红了,嗓子也冒烟了。“我们每天在路口对高峰期车流量拥堵时进行疏导,对非机动车通行的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和批评。虽然天气很热,温度很高,但是道路交通事故并不会因为高温而减少,这也是我在这执勤的点位的使命,能把高峰期岗点做好,减少交通事故发生,这是我的职责。”执勤民警吴跃说。是交警 ,也成了“焦”警,高温考验战士,责任铸就警魂,他们却依旧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守岗位,用行动诠释了“最美逆行者”的精神,守护着城市的交通动脉。
午饭后,当大多数人选择避暑休息时,博乐市阳光公交公司驾驶员王映章迎来了他的接班时刻。作为热浪中的“摆渡者”,他仔细检查车辆状况,确保一切正常后,便驾驶着公交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车内空调送出的凉风,为乘客们带来了一丝凉爽。“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我们都以饱满的热情和负责任的态度安全驾驶车辆,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乘坐车的一个环境,确保每一位乘客到达目的地,我们的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炎热的下午阳光变得异常毒辣,连日的高温让农作物面临严峻的考验。在博乐市青得里镇巴勒特合尔村,一群气象人冒着酷暑,化身为“侦探”,穿梭在郁郁葱葱的玉米地里,手持检测仪器,细心观测并记录着玉米的长势情况,只为提供更精准的气象服务。博州气象局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孙蕾告诉记者,目前正是农作物生长旺季,未来一周还将有高温天气,农业气象人员加大对农作物的观测,掌握农作物的长势、土壤墒情、病虫害等情况,并根据未来天气预报,及时制作发布为农服务产品,为博州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7月25日,在阿拉山口公路口岸,烈日炎炎、车流滚滚,干燥、闷热,这是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拉山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的执勤环境,他们不惧烈日,始终驻守在国门一线。该站先后推出“绿色通道”“跨境救助”等一系列通关服务举措,提供“一站式”快捷通关服务,营造顺畅温馨的通关环境。
阿拉山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四级警长杨皓说:“虽然高温酷热持续来袭,但我们都会坚守好岗位,仔细核对证件信息,保证货运车辆顺畅通关,坚决维护口岸安全稳定。”
从城市的大街小巷到乡村的田间地头,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守护者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只有一心一意的坚守,他们是最美劳动者,也是这座城市最坚实的脊梁,是平凡的,也是坚韧的。他们在高温下坚守的身影,定格了烈日下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付出,诠释着这份职业担当与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