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木垒县传统村落的暑期“非遗”小课堂

作者: 木丽得尔    来源: 木垒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4-07-26

  “老师,这里怎么剪?”

  “老师,快来看看我的作品!”

  是什么课让孩子们如此兴奋和专注?原来,是木垒县英格堡乡月亮地村“木垒河剪纸馆”内一场充满文化韵味的非遗剪纸小课堂,让孩子们在热情似火的暑假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堂上,昌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传承人、木垒县文联剪纸协会主席吴正彪老师正全神贯注地向孩子们介绍剪纸这一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并为孩子们现场展示精湛的剪纸技艺。一张普通的红纸在老师手中瞬间变成栩栩如生的图案,孩子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

  随后,吴老师便开始耐心讲解怎样折叠纸张、如何巧妙运用剪刀,如何保持裁剪力度和边界。孩子们听着老师的指导,一边热烈讨论剪纸的技巧,一边亲手实践,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认真细致。一会儿,一幅幅栩栩如生、喜庆生动的剪纸作品被制作出来。

  “以前我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剪纸,没想到自己也能亲手剪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太开心了,我要把自己剪出来的窗花送给外婆!”参加小课堂的张欣怡小朋友高兴地说。

  剪在纸上舞,纸在手中转。非遗在心中,技艺永流传。一张纸,一把剪刀,一折一剪,纸张便拥有了生命和故事。吴正彪老师不仅给非遗小课堂的小朋友教剪纸,也会利用闲暇时间到剪纸馆给前来月亮地旅游的游客和研学团的孩子们教手工剪纸。他说:希望更多的人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剪纸实际操作过程中去认识“非遗”、传承“非遗”,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非遗小课堂的开展,让辖区青少年对剪纸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艺术情操,实现德育、美育与非遗技艺的完美结合,有效传承了非遗文化。下一步,英格堡乡将继续开展多种多样的非遗文化活动,让辖区青少年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无穷魅力。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8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