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尉犁县团结镇孔畔村“红色小院”,主人张保健正在给前来参观的学生们讲述小院里的红色故事,暑期以来,这里成了中小学生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院落不大,却是干净整洁,屋内摆放的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旧物件、一枚枚奖章无声地讲述着小院里两代人的军旅故事。张保健的父亲张效法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等战役,是一位从枪林弹雨里走过来的老军人。1975年张保健追随着父亲的脚步参军报国,退伍回来之后,带领村民发展村集体经济,为建设家乡出力。2021年,在团结镇政府的支持下,张保健把小院里里外外都清洗粉刷了一遍,整理摆放了一些老物件,添置了一些桌椅板凳,并布置了一个简易的宣讲台,在自家这个宣讲台上一讲就是3年多。
“自从小院布置好后,很多党员干部、学生们聚在这里听我讲一些老一辈人的革命事迹,他们爱听,我也爱讲,希望把我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张保健说。
当张保健声情并茂地讲述父亲那段枪林弹雨、惊心动魄的战斗岁月时,仿佛把孩子们带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他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一颗颗爱国的种子在此刻悄然萌发。
“如果不是那些革命先烈在前线浴血奋战,拼尽全力捍卫我们的家园,那么就不会有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听完宣讲后,东海子村学生郑亦凡深有感触地说。
“我们利用暑期时间,分批次组织各村、社区的学生到红色小院里开展‘我和家乡红色文化有个约会’爱国主义宣讲活动,组建以退伍老兵、老党员、先进典型代表为主体的宣讲团,通过讲党史、讲革命事迹、讲身边的故事,激发广大学生们爱党爱国情怀。”团结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李彦梅说。
下一步,团结镇将持续开展“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红色文艺”主题作品征集等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们的爱国热情,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