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的农业耕作迈向小微企业的蓬勃发展,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乌尊艾日克村成为墨玉县乡村振兴的典范。
7月17日,记者走进乌尊艾日克村的佳美扫把制作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明亮宽敞的厂房内,工人们手法娴熟地编织着各式扫帚……
“现在我们的各类扫把供不应求,不仅在和田各县市,在喀什、阿克苏等地市场也能看到我们制作的扫把。”佳美扫把制作中心副厂长图尔迪麦麦提·买买提明自豪地介绍。自2019年成立以来,佳美扫把制作中心在原料、工艺、生产工具及销售渠道上不断创新,产品种类已增至8种,年收入突破20万元,成功吸纳了53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
村民吾哈丽妮萨·乌布力艾散便是受益者之一。她一边种地做家务,一边在扫把制作中心工作,已经六年了。谈及这份工作给她生活带来的变化,她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份工作让我每天都有事做,收入稳定,生活越过越有奔头了。”
对于能够为乡亲们提供就业岗位,图尔迪麦麦提·买买提明也感到无比自豪。他说:“感谢村委会的支持与指导,让我们有了今天的规模。现在,我们都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日子也越过越好。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乡亲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乌尊艾日克村的和谐糖稀加工厂也崭露头角,成为南疆地区糖稀产业的佼佼者。2020年,村委会围绕市场前景和本村产业关联度,多方筹措整合资金100多万元建立的现代化加工厂,占地900平方米,不仅为村庄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成为村级主导产业的坚实支柱。
和谐糖稀加工厂引进了先进的糖稀脱色技术,成功生产出透明麦芽糖浆,填补了南疆地区的空白。这一技术革新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更拓宽了市场渠道,糖稀产品远销各地,满足了本地食品厂及夜市、乳制品加工、麻糖制作、糕点烘焙等多领域的原料需求。
“以前我在家里生产麦芽糖浆,后来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建立了糖稀厂,目前厂子每年能生产300吨糖稀,年收入也达到了20万多元。”负责人托合提麦麦提·如则艾依提高兴地说。
和谐糖稀加工厂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更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村民与村集体的长期共赢。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今年4月,它正式更名为和田和谐食品有限公司,向着更专业、品牌化的道路迈进。
佳美扫把制作中心、和谐糖稀加工厂不仅是乌尊艾日克村“小微企业孵化街”上的亮点,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乌尊艾日克村通过培育和发展小微企业,为村民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显著提升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增长,为村集体带来了20多万元的收入,实现了村民与村集体的双赢。
对于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乌尊艾日克村党支部书记艾力·麦麦提敏感慨道:“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确保改革成果惠及每一位村民。”
“目前阿克萨拉依乡有民营企业60余家,这些企业不仅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乡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形成了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增收。”阿克萨拉依乡党委副书记李新元说。(记者 阿卜杜麦吉提·麦麦提伊敏 麦麦提艾萨·穆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