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走进尉犁县团结镇戈壁设施农业食用菌产业园,大棚内密密麻麻的菌棒整齐地排列着,工人正在给菌棒洒水降温,一簇簇香菇即将破袋而出,迎来第二茬的采收。
食用菌作为一种大型真菌,具备高效分解并利用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功能,产业园食用菌菌包的原料主要为枯枝木屑及麦麸等农林废弃物。
“我们产业园目前投入使用的菌棚有12座,菌棒有30万棒,品种以香菇为主。生产菌棒期间,平均一天能产菌棒8000棒,相当于日消耗农林废弃物15吨。”产业园负责人赵继华说。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培养基质,可以作为肥料、改良土壤,实现农业内部产业间良性循环。
近年来,团结镇紧盯食用菌产业“短、平、快”增收特点,多次赴河北考察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邀请技术专家,先后投产使用两处食用菌产业园,年产菌棒50万棒,年产菇350吨。探索发展出“农业废弃物利用+食用菌种植+有机肥利用”的生态产业循环发展模式,不仅将果木、麦麸变废为宝,还为周边群众带来额外收益,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出了有益尝试。
“我家有20亩的果园,前些年没用的废弃果木只能焚烧或者丢弃,现在镇里有了蘑菇大棚,产业园以每吨30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一亩地下来也能有不少的收入呢。”孔畔村村民刘德安说。 下一步,团结镇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科学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做大做强食用菌品牌,引导村民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